《国家电网报》:在窄窄的电缆隧道 实现大大的人生梦想

发布日期: 2023-11-13

 《国家电网报》:在窄窄的电缆隧道 实现大大的人生梦想1.png

《国家电网报》:在窄窄的电缆隧道 实现大大的人生梦想2.png

人物简介:

苟杨,中共党员,四川成都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电缆运检五班班长,曾获得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第六届青年岗位能手、成都市四川成都供电公司百佳职工创客明星等荣誉。

人物心语:

坚持专业专注、勇于创新创效,在窄窄的电缆隧道实现大大的人生梦想。

11月7日,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的天府三街电缆隧道内,成都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电缆运检五班班长苟杨带领班组成员完成了隧道视频监控装置遗留缺陷的整改。

2017年,苟杨入职成都供电公司电缆运检工区,从事高压输电运检工作,于2022年1月成为电缆运检五班班长。他努力学习专业领域前沿知识,牵头开展技术研发,着力提升班组工作质效,为保障成都电缆网安全稳定运行贡献力量。

牵头打造新平台

实现电缆运维数字化管控

成都市110千伏及以上电缆规模超1600千米,是城市输电的地下大动脉。2020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启动高压电缆精益化管理平台建设试点工作,提升高压电缆线路数字化精益运维能力和管理水平,成都供电公司是试点单位之一。作为该公司高压输电运检专业骨干,苟杨牵头组建了一支以青年员工为主体的柔性开发团队,开展成都供电公司的管理平台建设。

整理完善线路、通道、附属设施共14000多项基础资料,优化平台“生产准备及验收”“缺陷隐患管理”等13个模块的功能,整合电缆网监控系统、电缆地理信息系统等的相关数据,统一监控数据传输标准……开发团队耗时一年多时间,于2021年9月成功搭建了一个操作便捷、管理方便,符合成都供电公司业务实际的高压电缆精益化管理平台。平台实现了电缆隧道巡检、带电检测、检修试验和缺陷隐患治理等全过程数字化管控。

今年成都大运和迎峰度夏保电期间,成都供电公司通过该平台发布保电巡检任务618次,完成带电检测数据收集分析5223条,发现并及时消除重要保电点位存在的隧道积水、电缆移位等缺陷15处。

带队攻坚“硬骨头”

整治新区输电电缆安全隐患

电缆运检五班的前身是电缆监控班,原来只负责电缆网的监控设备和系统的运维工作。苟杨担任班长后,带领班组主动承接了供区电缆及通道本体的管理业务。

这些业务中最棘手的是成都东部新区的输电电缆运维。该片区共有9条电缆。这些电缆分别敷设于东部新区机场南线综合管廊、成简快速路电力隧道等9条电缆通道内。通道均未完成产权移交,存在通道低压停电井盖缺失、通道严重积水、易受外力破坏等缺陷,影响通道内输电电缆运行安全。

苟杨带领班组成员全面细致梳理该片区输电电缆通道缺陷情况,积极向成都供电公司汇报并取得支持。2022年12月,苟杨带领班组成员对成都东部新区输电电缆开展了集中通道隐患整治。在半年时间里,电缆运检五班8名成员完成了45个渗漏水点位的抽水堵漏工作,给238处电缆井口加装了防盗装置,在通道沿线加装了上千个电缆通道标识桩,并严防外力破坏事件,有效治理了电缆通道隐患。

专注创新研发

解决电缆运维工作难题

苟杨善于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转化为提升工作效率的实践创新成果。6年来,他牵头完成多项创新课题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发成果。

针对输电电缆接地线受损后必须停电修复的情况,2017年,苟杨和同事分析了带电修复输电电缆接地线时可能存在的断口悬浮电压测量、接地线可靠临时接地等难点,并着手开展创新研发。他们反复计算、调整方案并实地开展测试,耗时6个多月研发出了高压电缆接头接地线带电修复装置。该装置实现了电缆接地线的安全、高效、不停电修复,使受损高压电缆接地线平均修复时间从原来的8小时缩短到2小时。高压电缆接头接地线带电修复装置还获得了国家电网公司第四届青创赛金奖等奖项。

高压密集通道一旦遭受极端灾害天气影响或外力破坏,可能导致断面丧失,对送受端电网电力供需平衡造成冲击。2020年2月,苟杨和同事按照一体防护、综合感知、智慧互联的设计思路,研发出了“智慧方舱”。该装置能全息感知电缆接头的电流、温度、压力等状态量,可自动诊断缺陷类型及所在位置,并发出告警。目前,该装置已辅助运维人员及时发现并消除110千伏侯潮一里支线铜壳处开路等26处严重缺陷,以及110千伏斑庙一、二线等的12处接头受潮缺陷。“智慧方舱”获得了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国家电网公司第六届青创赛二等优秀青年创新项目。

6年来,苟杨共发表专业论文15篇,其中SCI、EI论文5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7篇,相关创新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5项、国家外观专利授权2项、软件著作权授权2项。

(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