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客户端:服务有保障,烘出“致富椒”

发布日期: 2022-06-08

人民日报客户端:服务有保障,烘出“致富椒”1.png

人民日报客户端:服务有保障,烘出“致富椒”2.jpg

眼下正是采摘花椒、烘烤花椒的好时节。高坪擦耳镇万亩花椒绿翠欲滴,椒香四溢。椒农们在地里忙着采收花椒,当地电力部门为园区提供专业服务,解决采椒时节的“尖峰”用电负荷,确保采椒、加工加快进行。日前,在擦耳镇擦耳村山头加工厂内,村民正在将新摘的花椒投入2台电烘干机中。国网高坪供电公司上门帮助检查,确认用电线路无异常后,机器开启,一阵香麻的气息弥漫到整个厂区。

“今年这个花椒味道和颜色都还可以,太安逸了,以后加工厂用电有问题随时找我,我专门为你们服务。”在擦耳镇的花椒加工厂,国网高坪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捧着一把花椒对园区负责人王令说道。

据介绍,南充市木本油料基地核心示范区位于高坪区擦耳镇,连片8个村(居),种植花椒规模14000余亩,建设有花椒加工厂一个,是集花椒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整个产业示范园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生产管理上实行“三化”(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在生产技术上推行“三新”(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资)。花椒盛产后,园区生产鲜花椒力争达到一万吨,可解决600个农民工就业,每人每年收入1.5万元以上。

“今年又新投入了500多万元,修建农产品精选车间、净水车间,还准备修建豆制品精加工车间,这些都离不开国网高坪供电公司的支持。”四川玉润木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落户擦耳,主要是因为这里的产业发展有规模、产业升级有行动、产业发展有前景。同时,当地政府规划了以花椒产业园、花椒产业环线、观景平台为主干,沿擦耳村、尖山沟村、双叉河村建设花椒产业示范带,以点带面,连片发展。通过优化管护、土地调形、林下套种、水肥药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提升产业效益,增加群众收入。

“加工厂里看得见的设备都需要用电,花椒就是靠电烘出来的,烘干机一开机就要运行24个小时以上,一点都闪不得,供电公司对我们相当支持。”看着厂子里轰鸣的机器,厂区负责人由衷感慨道。为全力做好花椒加工生产的供电服务工作,国网高坪供电公司积极主动靠前服务,通过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办电流程等方式,保障花椒加工企业的生产用电。

不仅如此,他们还主动上门走访服务,全力协助果园建设,多次深入种植基地,调研用电需求,定制供电方案,从电网结构、设备水平和电压质量开展“一乡一册”排查梳理,从而有针对性开展电网设计规划实施工作,积极当好“电参谋”。

花椒之于高坪,还有着特别的意义。作为全省花椒生产重点县,高坪的花椒产业发展已经超过10年历史。从星星点点到规模成片,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引企业、建基地、育品牌,目前全区已建成10万余亩青花椒基地,花椒初加工基地8个,同时加速推进花椒精深加工项目建设。

据悉,高坪区以现代农业、精细农业、智慧农业为方向,大力发展粮油、花椒、柑桔等“六大产业”,夯实产业振兴基石,挺起乡村振兴脊梁。花椒作为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拳头产业,国网高坪供电公司全力保障花椒烘干电力需求,先后开展乡村电网升级改造,完成配网项目24项,架设10千伏线路40余千米,低电压线路200余千米,为花椒生产改线、改电5处,并安装多台变压器,让小小花椒正成为数万户椒农致富的“摇钱树”,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

(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