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烟熏火燎泛黄的白炽灯到光亮清新的LED节能灯走进家家户户,从解决基本生活用电到养殖大户、农副产品加工大户通动力电,从单相电小机器粉碎机到三相电输送带自动化送料。……近年来,国网朝天供电公司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不断加速,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赋能。电力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也不断通过电能动力撑起农村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让乡亲们的美好生活更加充满希望。 为朝天核桃赋能源源动力 9月9日,生产车间负责人甘慧便早早起了床,赶到位于中子工业园的广元市中子越龄食品有限公司,加紧组织工人们加工订单负责人吴雪菲传送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车间里,核桃、配料、面粉等各类配料在经过搅拌、手工传统制作、装盘后,再送进烘干机里进行烘焙,不多时,香喷喷各种味道的“宇杰”月饼便加工完成。而车间外,朝天区五十万亩核桃基地里,一颗颗黛绿的核桃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清香。 朝天核桃是“广元七绝”之一,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主要生长在山腰、山麓的缓坡地带,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出朝天核桃的独特品质:个体大,平均单果重,果壳薄,肉质肥厚细腻、香脆;品质优,有益元素含量高,蛋白质含量达15.2%,脂肪含量73.04%,同时含有丰富的钙、铁、磷、锌等微量元素。朝天核桃也是村民脱贫致富和产业发展的“金果果”。朝天电力跟随核桃产业发展步伐,产业园线路为核桃改;为蜕皮、烘干机器安装电源;为朝天核桃饼炉灶的鼓风机源源不断输送电能;数十家月饼加工厂专变旁,定时检查测温的台区经理汗湿衣…… 朝天区经信局副局长张泽奇说:“国网朝天供电公司真抓实干,以坚强电网为依托,以可靠电力为支撑,以优质服务为保证,大力开展农网改造,为核桃产业保驾护航,有力的促进了朝天产业经济发展。” 为曾家山康养产业保驾护航 曾家山景区位于秦巴南麓、川陕结合部的广元市朝天区,平均海拔1400米,总面积586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74%,地质景观独特,享有“溶洞王国”“石林洞乡”之美称。年均气温12℃,夏季平均气温23℃,是春踏青、夏避暑、秋观红叶、冬赏雪的旅游休闲胜地。生态是朝天最靓丽的名片,康养是朝天最响亮的品牌。秋雨点染下的曾家山,青山叠翠、云雾缭绕、如梦似幻。曾家山养生文化馆,七彩霓虹灯装饰着小青瓦、人字脊、吊角楼、风楼条、美人靠;天上街市的汉王老街明亮闪烁的街景装饰灯照亮曾家山的仙境如画;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引来“来到原乡,何必他乡”,中式庭院、田园微景观、森林禅道、野奢酒店构建起的返璞归真的曾家山·原乡,以及集“吃、住、行、游、购、娱、医、养、商、学”为一体的生态康养“后花园”——荣乐·养生谷落户曾家山,每一个项目的落地,都离不开优质电力的支撑。 “农家乐,离不开供电所的大力支持。”李家镇青林村4组尹定奇感慨道。原来,望远山观日出吸引了川内外大批游客集聚青林村、永乐村,尹定奇看在眼里热在心头,准备大干一场搞农家乐,但因为表后线过长、导线线径太小等原因,供电半径长,电压质量不高等诸多原因,游客别说用空调,连曾家腊肉保鲜都成难题。尹定奇怀着试一试的想法找上了曾家供电所,没想到他们第一时间将该村的线路改造纳入到了农网改造工程当中,采取延伸高低压线路,变压器增容等多种手段解决了青林村、永乐村的用电难题。 现在,康养曾家山近200家农家乐红红火火,电力充足,带动近千当地村民就近就业,据悉,近三年,朝天区年均旅游综合收入实现60亿元以上,带动群众就业5万余人,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为乡村振兴提供优质服务 在沙河镇三湾村,广元市果友果树专业合作社利用土地流转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运作模式,投资近百万元,带动2000户农户种植500多亩水果产业,就地务工增加农户收入,让群众尝到了水果产业的甜头,让群众的腰包日益鼓了起来。 “三相动力电对我的企业影响很大,现在电力足了,依托小硕果采摘办起金牛农庄,来农庄采摘、用餐的游客络绎不绝,生意越做越红火。我现在又在三湾村租用了近100亩果园,建起了300吨鲜果冷库,让盛产的水果不再受季节控制,收入更多。”果友果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阳绪兰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据悉,国网朝天供电公司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十三五”以来累计完成电网投资2.42亿元,新增110千伏及以上线路176.3公里,10千伏及以下变压器容量1.96万千伏安,新建10千伏线路926公里,新建380V线路425公里。2021年8月,朝天镇三滩村、沙河镇石卡村、曾家镇中柏村等陆续开工,谱写电力服务乡村振兴实践篇章。国网朝天供电公司将进一步加快电网建设步伐,着力优化电网规划设计,加强需求侧管理,让人民群众满意成为优质服务的标尺;确保电网安全,提高供电可靠率,提供优质电力供应保证,电力服务产业兴旺,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