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0日,国网仪陇县供电公司党委开展“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主题道德讲堂,组织党员走进97岁高龄红军战士张瑞荣的家里,追忆她亲身经历的战争故事。 张瑞荣于1936年4月参加红军,当年才12岁,在红九军妇女独立团担任卫生员,经历过横梁山、古浪等重大战役。1937年2月因西路军悲壮失败,张瑞荣历经种种生死磨难得以生存下来,与红军战士刘开发结为夫妻辗转多地最后定居仪陇县。 老人身穿红军服、头戴红军帽,胸前佩戴着光荣的军功章,神采奕奕。“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老人和大家一起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唱出了那一曲曲久违的红色记忆。年轻党员蒲蓉、青年员工李豪拉着张瑞荣的手,向她敬茶、献花,表达崇高的敬意。 “我记得是在1936年10月24日晚,红军主力部队在会宁会师后,开始强渡黄河。到了11月,我们的河西部队就改称西路军。”讲述起往事,老人记忆犹新。“部队改称西路军后,紧接着进入古浪境内,先是占领干柴洼、横梁山,最后打响古浪城。我们在古浪城苦战了三天,歼敌2000余人。”老人虽年事已高,但提起那个年代的故事仍振振有词。 听了张瑞荣亲身经历和古浪战役的故事,党员们被眼前这位老人和他的战友们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深深感动。“今天我们来到老红军家里,聆听红军故事,近距离感受到革命先辈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激励着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军精神。”党员刘勇说,“这次道德讲堂将党史学习教育推向深入,我们一定要在学史中明理悟思想、增信担使命、崇德葆本色、力行践初心,积极为人民服务。”当天,南充仪陇连心桥党员服务队开展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老人送去日常生活用品,帮助她剪头发、修指甲,检查屋里的电灯、开关和用电线路,确保老人生活无忧。 仪陇县是川陕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30年代,五千七百多名仪陇儿女义无反顾地融入赤色苏维埃创建与万里长征中,徐向前、王树声、许世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浴血奋战。这里也是三军总司令朱德和“普通一兵”张思德的故乡,“两德精神”由此形成,成为仪陇独有的灵魂。仪陇县供电公司党委组织党员干部员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传承“两德精神”,根植红色基因,更好地践行使命担当。 仪陇县供电公司党委高标准谋划,严要求落实,组织党员走出去,拜访革命老英雄、瞻仰革命圣地,听取讲述红色故事、读红色书籍和授红色教育课,引导党员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