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光明照亮扶贫路

发布日期: 2021-04-23

title

——国网四川甘孜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title

有了电,甘孜州的夜色更加迷人。

title

在海拔4600米的高山上,甘孜理塘-下坝35千伏输变电工程124号铁塔组建现场,工作人员正在组建铁塔。

     

  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国网四川甘孜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这个荣誉是对我们的鼓励,也是沉甸甸的责任,我们甘孜电力人将继续不忘初心,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巩固脱贫成果,用优异的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该公司党委书记刘友志掷地有声地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网四川甘孜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以“电力扶贫”为主线,同时采用“智力扶贫”“爱心扶贫”“文化扶贫”“党建扶贫”等多种方式帮助贫困地区,让电力发展和电力帮扶给广大贫困地区群众带来幸福感和获得感。□黄丽 (图片由国网四川甘孜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电网攻坚 国企担当

  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由于历史原因,缺电曾是甘孜州政府和百姓心里的一个痛。没有电用,脱贫致富将成为一句空话。

  近几年来,国网四川甘孜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克服高海拔、严寒缺氧、施工环境艰苦等恶劣条件,不计成本地为甘孜州建设坚强电网,累计投资209亿元,完成新甘石、电力天路、川藏联网电力工程,彻底结束了全州18个县孤网运行的历史,全面解决供区内4.58万户、18.86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投资67.48亿元,开展无电地区、小城镇、中心村、农网升级改造等电力工程建设,解决州内18.86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

  这么多工程的建设,让雪域高原实现了从无电到有电的转变,但“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用电难问题依然存在。2018年,国家电网公司打响“三区三州”电网攻坚大会战。甘孜涉藏地区作为四川涉藏地区中的重要部分,也吹响了“三区三州”电网建设冲锋的号角,电网建设工程投资13.1亿元,涉及35千伏及以上大中型电网项目18个,投资6.36亿元;10千伏及以下配网项目共327个,规划投资6.74亿元。

  2020年6月19日,35千伏理塘——下坝输变电工程投运。望着崭新的变电站,下坝供电所所长宋小山乐呵呵地说:“以后冬天不用守在水电站了,看到乡亲们也不会因电不够用而不好意思了。”过去冬天没水,发不出电来,下坝乡3个村子轮流停电,勉强有电的村子电压也只有100多瓦,居民家中的电器基本都不能用。

  通了大网电,下坝乡发生了一些新鲜事。村里新建了一家黑陶工厂,厂里10多名工人操作着粉碎机、烤箱、拉胚机。厂长俄沙多吉对稳定的供电十分满意,“厂子生产离不开电,我现在完全不担心机器带不动。”

  通过“三区三州”农网改造攻坚,甘孜改善2.7万户、10.3万农村人口用电质量问题。其中,153个贫困村,涉及6189个贫困户、贫困人口2.4万人。深度贫困地区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7.9%;户均配变容量不低于2.14千伏安。

  志智双扶 激发动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扶贫攻坚工作中,智力扶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内容。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创新性地提出“三定生”(从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木里县普通高考学生中招收高中毕业生,以“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安置”三定方式进行培养),既能打造涉藏地区本土人才队伍,也让涉藏地区贫困家庭的孩子能上得起大学,用知识改变命运。

  曲登就是“三定生”的一名代表,他是甘孜州炉霍县人,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由于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差,高中毕业后未能考上大学。2010年,他成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招收的第一批“三定生”,在校期间,他努力学习,成为班长,入了党,学业期满回到炉霍工作。

  他被分配到距离县城20多公里的仁达变电所工作,在工作期间,他刻苦钻研,不怕吃苦,在安全生产、电费回收等方面都做出了亮眼的成绩。由于他是炉霍本地人,在和百姓沟通交流上更加顺畅,再加上他总能及时地到达百姓家中,为他们解决用电困难,曲登渐渐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曲登工作后,更加明白了知识的重要性,在经济上大力支持两个妹妹上学,如今两个妹妹一个考上了当地的老师,一个考上了警察,曲登家的生活条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已不是当年贫穷的模样。

  现在,曲登也常常帮助辖区内的其他贫困户,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冬天到了,曲登和同事们为嘎拉中村的五保户免费更换老化的电线,让他们能安全地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到若良村去看望70岁的孤寡老人扎西叔叔,为他送去一些柴米油盐;鼓励同村的阿所叔叔和翁扎叔叔家的孩子好好读书,像自己一样用知识改变贫穷的命运……

  据悉,2010年至2020年,“三定生”毕业297人,已按照志愿陆续回到各县公司工作。

  除了智力扶贫外,国网四川甘孜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还积极落实光伏扶贫。光伏扶贫既能提供可靠的电源支撑,也能为村民带来看得见的经济收入,能大大增强贫困村的“造血功能”。

  在供区范围内,国网四川甘孜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抢建9座扶贫分布式光伏电站的送出工程,顺利按期投运,助力扶贫产业稳步发展,率先开展扶贫分布式光伏电站上网电量结算兑现,累计结算电量2450.37万千瓦时,电费(含补贴)792.68万元,为贫困村的贫困户送去“阳光收益”。

  驻村帮扶 合力攻坚

  要想精准扶贫,必须精准掌握扶贫村的情况,干部驻村是深入全面掌握贫困村情况的渠道之一。国网四川甘孜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挑选公司中坚力量前往各贫困村担任驻村干部。扎西曲迫就是2017年4月到雅江县波斯河乡邓科村驻村的。

  邓科村是雅江县最偏僻的建档贫困村,贫困率高达58%。扎西曲迫到达后,发现该村用电质量得不到保障,他在了解了该村实际情况后,立即向公司汇报,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积极向公司请示、沟通、协调,最终将该村的电力建设纳入了2018年“三区三州”工程建设项目。

  考虑到村里的实际情况,扎西曲迫四处奔走与养殖、种植公司联系,检测土壤成分,发现村里适合种植中藏药材等附加值高的作物。他又自掏腰包带领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到成都鹏万圣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考察,在之后召开的村民大会上,经过大家一致同意后,利用集体项目资金作为产业发展启动资金,同时申请到了省级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资金到位后,全村建起了喷灌管道3.5公里,建设药材基地40亩。目前,种植项目及配套项目已完成,药材长势良好,得到了老百姓的充分认可。

  像扎西曲迫这样的电力驻村干部在甘孜州共有21人,一个个有力的措施、一项项可行的计划在他们的努力下落实,帮助贫困村脱贫摘帽。

  在看不见的地方,无数电力人也在为脱贫攻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国网四川甘孜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以党建为引领,倡导全员参与,与贫困群众心连心,多次组织员工开展“电暖人心扶贫济困”自愿捐赠、“结对认亲”帮扶、“金秋助学圆梦行动”和消费扶贫活动,累计捐款44.9万元,结对定点帮扶贫困户402户,帮助贫困人口1425人,助学贫困群众子女42名,发放助学金10.52万元;采购扶贫农产品15.84万元。

  扶贫,不是一时之功,要久久为功,如何在帮助贫困百姓摆脱贫困后防止返贫,如何让甘孜高原走向乡村振兴,百姓走向富裕,都是电力人新的思考。他们相信,有了稳定的电力供应,甘孜将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