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 3月24日下午,四川泸州供电公司110千伏林冯线38号至41号铁塔迁改控制性工程中,属于泸州地区首基插入式跨江钢管杆的N1钢管杆顺利完成组立。该基钢管杆组立的圆满完成,给泸州“三溪·江湾城”房地产项目的按期交付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在塔位受限地区的输电杆塔施工提供了新的借鉴方案。 据了解,为配合泸州市两江新城秋实路道路工程建设和泸州“三溪·江湾城”房地产项目开发,给泸州城市发展“让道”,泸州供电公司组织对110千伏林冯线38号至41号输电铁塔进行搬迁。 依据设计图纸,N1钢管杆的塔基定位在两江新城的沱江江岸上,设计的施工方式是利用插入式钢管杆来完成杆塔的组立作业。泸州供电公司在初期工程现场查勘时,发现塔基定位处的江岸堤坝地质条件非常复杂且不稳定,加上本次基础开挖深度达18米,若采用传统的人工掏挖基础的方式进行施工,人员下坑开挖作业将会面临巨大的安全风险。结合现场实际条件多次论证施工方案后,最终决定采用大型旋挖机进行机械开挖。 “新建的N1号钢管杆全高达50米、杆身插入基坑内有18米、地面以上杆塔高32米,另外该钢管杆总重达66.2吨、插入基坑内重24.5吨、地面以上杆塔重41.7吨。这基电力杆塔是我工作三十多年来见到的第一基插入式钢管杆!”现场工作负责人李业全介绍说。 为了确保旋挖机基础开挖和插入式钢管杆吊装作业的安全有序进行,泸州公司多次组织技术骨干召开专项施工方案论证评审会,综合评估各项安全风险指标,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细节进行了反复推敲,最终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了在地质复杂且不稳定的江岸上组立跨江钢管杆的安全风险。 由于泸州位于沱江和长江的两江交汇处,供电区域内的多条输电线路都交错跨越在长江和沱江上空,线路迁改经常都会涉及在江岸边上新建跨江输电杆塔,而临江而建的输电杆塔基础深度都会特别深,这次在迁改工程中首次采用插入式跨江钢管杆,不仅大大缩短了杆塔基础开挖的作业时间,而且大幅度降低了作业的安全风险等级。 插入式跨江钢管杆的应用,成功地解决了输电线路工程实际问题。接下去,泸州供电公司将继续探索和引入新的施工技术工艺,以专业技术为支撑,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坚持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地推进泸州地区电网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