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国网德阳绵东供电公司:持续深化“党建+”筑牢森林“防火墙”

发布日期: 2021-03-15

网易德阳.jpg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生机勃勃的春天已经来临,山区森林火灾防控也随之进入戒严期。为保证森林防火工作形势稳定,预防火灾发生,国网德阳市绵东供电公司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构筑防山火立体安全网。

党员服务队率先垂范 为森林防火“上把锁”

“大家在今天巡线时,要特别注意线路通道在春季雨后的变化。”春雨霏霏,一阵阵冷风拂面而来。3月8日上午8点,国家电网四川电力(德阳绵东)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张安平叮嘱完队员后,便兵分三路开启了当天的森林输配电线路火灾隐患排查特巡。

张安平负责110千伏九银东西线,其余的则负责35千伏鱼清线和35千伏清新线。特巡110千伏九银东、西线需要翻越海拔1000多米高的山脊,今年54岁的配电运检班班长、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李先华在这连绵的群山中走了20多年,经验丰富的他与队员们背着巡线工具、水和干粮的重背包,穿越险象环生的丛林和高山,为了及时了解线路是否被树枝覆盖或遮挡,不时掏出望远镜,沿着线路走向,对每根导线、每基铁塔进行仔细检查,并在巡视记录本上详细地记录着,然后想方设法用工具现场清理通道上的障碍,努力将安全隐患扼制在萌芽状态。

笔者了解到,春节前,该公司认真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及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共计排查穿越林区线路16条,穿越林区线路区段103段,涉及线路92.56公里,完成通道类隐患整治区段103段,共计砍伐各类树竹300余亩,完成设备类隐患整治区段12段。对16条穿越林区输配电线路停运避险预案开展审查、修订,明确避险拉停开关明细、重要用户及负荷转供等情况,并完成政府报备工作。

为架起党建连心桥工作,国网德阳市绵东供电公司在“学雷锋纪念日”当天,由共产党员服务队带领运维人员开展“3.5学雷锋 党员在行动”系列活动,走村入户积极开展防山火宣传。通过在临近线路人员密集区域和主要进山路口张贴防山火宣传画册,积极向沿线群众宣传讲解,提高群众安全意识,营造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筑牢党、群共建的防山火“红色屏障”;通过与山区、村镇建立防山火联动机制,第一时间掌握沿线山火信息,提高防山火工作效率。

无人机“无死角”巡检为山区线路“上保险”

“温度12摄氏度,正常!”2月23日上午,在绵竹市清平镇的大山深处,一架装设红外摄像头的八旋翼无人机从地面起飞,穿越茂密树林,对10千伏清政II路、35千伏鱼清线等进行巡视,为山区线路“把脉”。

笔者在现场看到,在国网德阳市绵东供电公司配电运检班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唐剑的熟练操作下,无人机飞过山丘、小溪和树林,对杆塔、导线、绝缘子及线路通道进行了重点巡视。运检人员利用无人机独特的空中视角优势,从不同角度拍摄图像,使运维数据资料更加完整;通过在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设备,采集线路走廊三维激光点云,获取杆塔高度、坐标、档距、缺陷位置、通道障碍、交跨角度、挂线点位置、导线弧垂等数据,对杆塔精细化巡检,逐一对输配电线路通道进行可见光三维扫描、激光雷达三维扫描、通道树障分析、红外测温,一旦发现有引发火情的隐患及时上报并采取应对措施加以治理消除。有效地辅助了配电线路的巡视工作,实现了线路巡视全方位、无死角。

“10千伏清政II路、35千伏鱼清线是故障高发的线路,一直是巡视的重点。平常人工巡线,由于观察的角度受限,线路某些隐蔽缺陷难以发现。通过本次机巡,我们对配电线路设备全方位拍照,无死角‘曝光’隐患,以便及时处理修复。”具有多年巡线经验的运检人员寒峰表示,无人机是巡线的好帮手,利用无人机巡视覆盖面广、视野宽,无论是隐患、故障还是火源,都能够第一时间发现。

入春以来,绵竹市清平镇和汉旺镇地区气温迅速回暖,国网德阳市绵东供电公司于2月初启动线路防山火应急预案,编制专项处置方案16份,开展山林防火专项督查,以“机巡+人巡”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强化对山区线路的防山火巡视,真正做到线路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党员服务就开展到哪里!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