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晚上9点,参加省人大主席团会议后,省人大代表、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自贡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三班班长降春雷马不停蹄地赶回驻地酒店,“这几天的交流心得,还要再细化整理一下,回去后好及时给同事们传达学习。” 今年省“两会”,作为基层职工代表的降春雷建议,在进行城市改造和路桥改造中,应加强水、电、气及通信等管线通道的统一规划、预留和保护,争取一步到位。 “我是一名变电运维工作的基层员工,很早就开始关注这项事情。”降春雷回忆,有次在清理、维护地下电缆时,他看到电缆维护工人都是用手爬进爬出。因地下污水管破损渗漏,出来的时候浑身都是淤泥,而且没有一块干的地方。“我们开玩笑时,都说他是个泥鳅人。” 后来,他发现水、气及通信等部门在维护地下设施时,也存在着类似问题。甚至,有些工人在地下作业前,光抽出地下污水,就要花掉半天时间。从那时起,降春雷就开始关注基层运维工人作业面临的困境。 从事变电运维工作24年里,降春雷还发现一些老城区“通病”:道路之下,各种管线交织在一起,既没有产权单位,又没有明确标识走向。施工时,不仅容易损坏已有设施,甚至还有许多安全隐患。“如果新城区建设不考虑水电气及通信管廊建设,那么极有可能变成下一个老城区。”降春雷说。 2017年,降春雷作为国网公司优秀技能人才,前往山东济南进行培训学习。培训中,一张当地新区开发规划图,至今让他记忆犹新。 “水电气等企业方位,全部清晰标注,一目了然。”更让降春雷印象深刻的是,区域路网规划好后,中间留出许多方块,为今后厂房或基础设施,预留好出建设空间。“根据当地资源配置情况,来统一规划建设。这样一来,道路和管道建设就不会影响和制约城市发展。” 降春雷认为,同步规划设计和建设水电气及通信管廊,可以避免重复性建设,从而降低建设整体费用。同时,由于管廊建设是一次性成形,不存在第二次施工,这样也能避免后期施工对原有工程的损坏。建成后,将更有利于规范管理,便于后期检修及维护,减少相互破坏的可能。 降春雷说,规划时充分考虑当地资源的配置情况,使其水电气及通信管廊符合实际情况,避免因方位不一致,导致管廊作用不明显或不适用。 以电力电缆为例,如果新区规划变电站在城市北方,但是电缆线廊却设计在南方,电缆施放就只能“绕圈圈”,并采取破坏性手段,开辟通道才能接入。“因此,新区规划建设时就要充分考虑管道位置,使变电站、水厂等的位置相匹配。” 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提到,“加强电网设施建设”等内容。降春雷建议,水、电、气及通信等管线通道规划建设,要从战略高度,以发展的眼光,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要求实施。“城市规划设计应更具前瞻性、全局性,不能让基础配套设施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