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27日,轨道交通资阳线正式开工,在初冬的季节迎来发展的“春天”,资阳人民振奋不已。作为成资同城化迈入“轨道同城”新阶段、四川首条跨市城际轨道交通,这必将载入资阳的发展史册。在这场“资阳速度”的背后,多得是默默为资阳发展建设挥洒汗水的守望者与驱动者。12月1日起,四川在线资阳频道将聚焦在资阳各条战线的干部群众、普通市民及与资阳一起奋斗的人,讲讲他们的故事及对轨道交通资阳线的展望。 “开工了,开工了!”“等了这么多年终于动了,简直太激动了。”“4年通车后,房价会不会涨哦……”近日,在社区里面开展用电服务的张志勤,总是能听到居民们对11月27日正式开工建设的轨道交通资阳线的热议。 期望做好“电力后盾”协助轨道交通资阳线“圆梦之旅” 国网资阳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党支部书记张志勤,1990年入伍,退伍后分配到资阳伍隍镇,从此“与电结缘”,先后负责供电所、变电站的线路维护管理等工作。2005年,由于工作出色,张志勤被选派进入共产党员服务队,15年以来张志勤和队友们主动走访低保、孤寡老人;定期看望留守、贫困儿童……累计开展上门用电服务54000余次,开展应急事故抢修1000余次,开展助残扶弱等特殊服务7000余次。 “我们始终将优质的‘附加服务’延伸到居民社区、群众心里,这是一件令人幸福的事。”张志勤说,15年来,雁江城区的35个社区都留下了他的脚步,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居民们一有什么好消息就会跟他分享。 “班次多,出行时间可灵活安排,很方便。”张志勤说,对于他来说,上成都不用穿城到高铁站乘车,在主城区内就能随时出发,少了堵车的麻烦,与成都轨道交通无缝对接也更便利。 除了跟市民们有同样的期盼,张志勤还觉得肩上多了一份责任。轨道交通就像城市发展的“动脉”,快速而源源不断,搭载着成千上万的追梦人奔向美好明天。“到时候,为了让市民安全、快捷地乘坐上地铁列车,不仅仅是线路建设等,还有重要的环节就是要给车辆运行提供力量之源——电力。”张志勤笑着说道,希望能有幸参与此工程建设,提供优质供电服务,当好“电力后盾”助推轨道交通建设。 看望慰问安岳开田村贫困户 “有呼必应,有难必帮”结对帮扶100余户困难群众 “社区居民都喊我‘热心电工’,有时候也说我爱管‘闲事’。”除了做好自己的抢修保电本职工作,张志勤所带领的党员服务队还要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在实践过程中成为党联系人民群众的连心桥,践行“有呼必应、有难必帮”的服务宗旨,虽然很苦很累,但队员们反而从中找到了自身价值,使这一和百姓交集最多、也易产生矛盾的岗位,成为群众赞誉最多的岗位,让资阳焕发出“这城市有爱”的温暖名片。 “平易近人,热心待人,非常具有亲和力,也一直致力于将扶弱济困渗透到每一次工作活动中。”这是共事15年的队员付守彬对张志勤的评价。2019年10月17日,张志勤带领队员们走进安岳县千佛乡开田村,开展扶贫慰问活动。开田村入口,有一间砖瓦房十分引人注目,房子老旧,门前泥泞,村民邓忠诚和他的妻子就住在这栋房子里。张志勤无意间从带队的村干部口中得知了主人家的“难处”,爱管“闲事”的性格让他当即决定“进屋看看”。 进学校为留守学生讲解安全知识送上学习用品 “这个房子有十几年了,有时候灯不亮了,我们自己就随便接一下。”59岁的邓忠诚表示自己是农村的工匠,妻子右眼失明,家中也因病致贫。“如果电路出问题就给我们打电话,不要再自己接线,这很危险!”在了解房屋基本情况后,张志勤带领队员对房屋室内线路展开健康“体检”。 全面检查后,张志勤和队员发现该房屋线路老化而且线径小,载荷能力差;开关插座线路设不合格,接头较多;房屋内插座凌乱,电线裸露部分容易触电,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耽误不得!”张志勤在与队友一番简单商量后,又临时决定从当天下午开始,对房屋线路进行重新规划,将主线,包括开关插座等换成铜芯线……“真的谢谢你们,你们太有心了!”邓忠诚一家对为他们改造线路的队员连连感谢。 “干这行的,发现问题咋能放心得下。”张志勤说,每每看到用户隐患消除后的灯光亮起,心里总是特别踏实。张志勤将每一个人有关的每一件事的时间都记得清清楚楚,原因是在共产党员服务队结对帮扶的困难群众统计表上,罗列了多年结对帮扶的100余户困难群众的详细情况,他们多是孤寡老人、孤儿、残疾人或病患,最大年龄95岁,最小年龄仅4岁。张志勤说,每一段难忘的帮扶经历,都是他职业生涯最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