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助力乡村振兴 绿色能源推动生产生活方式转变

发布日期: 2020-12-02

title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电动观光车在乡村道路上驰骋,村口停车场6个充电桩随时有车等候充电,振兴培训学院楼顶上330平方米的光伏面板在阳光下反射着熠熠光芒,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如今随处可见绿色能源景象。

  从川西平原上一个纯农业的小村子,到如今闻名全国的乡村振兴示范村,战旗村的绿色生产生活也走在前列。这一切,离不开国网成都供电公司的农网改造项目。

  几年前,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在战旗村启动农网改造项目,投资490万元,新建10千伏线路12公里、低压线路8.8公里,配电变压器17台、容量5800千伏安,农村地区户均配置容量从1.9千伏安提升到2.1千伏安;试点应用配电自动化终端TTU,安装配网自动化故障指示器100余台,实现农网配电自动化全覆盖。

  电网的改造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方式的转变。战旗供电所大力推广电锅炉、电保温等成熟电气化技术,榕珍菌业、汇菇园等4家农产品企业实现加工、保鲜、包装、传送“一条龙”产业链的电能替代。推动“煤改电”企业4家、“气改电”企业1家,火锅商铺“气改电”128家。在绿色出行方面,建成充电站项目17座、充电桩215个,为200台公交车、约5000台电动车提供清洁能源。另外,成都供电还在战旗村推广光伏发电项目,在振兴培训学院多功能厅采光屋顶建设成太阳能光伏发电一体化电站,年均发电量近4万千瓦时,这对于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利用再生资源创造收益的方面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电网可靠性的增加,也为战旗村的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中延榕珍菌业是位于战旗村的一家台资企业,最近正在计划增资1.5亿元,建设新的全自动化工厂和农旅项目。该公司董事长助理徐健哲表示,过去因为线路老旧,经常刮风下暴雨导致停电,“我们杏鲍菇的菇房全靠空调保持恒温,停电就损失掺重。后来实施了线路的绝缘化改造,再也不用担心停电的问题,对增资扩大产能也更有信心。”

  战旗村村委会广场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着新酒店。战旗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杨勇感慨道:“如果没有电力保证,发展产业无从谈起。明年新酒店建成后,村里的酒店数量将达到4个。以前别说建这么多酒店了,就是家用电器都带不动。”这几年战旗村引入多个酒店、企业,还在规划建设电影院,电网建设走在前面,让发展产业的动力和底气都更足。

  除了硬件设施的投入,战旗村在农村居民电力服务方面也下了苦功。国网郫都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冉彪介绍,公司在战旗村核心区域步行街设置了一个电力24小时无人营业厅,这是四川省内农村地区首个24小时无人营业厅,可以让村民享受24小时用电缴费、业务查询办理等业务。另外,公司建立政电融合机制,对辖区内36个政府社区服务中心设置电力专属服务坐席,每周一都会在村广场的便民服务站坐班,村里的企业和村民有任何用电问题,都可以第一时间找到专业人员。截至目前,已累计受理用电类咨询64笔,现场办理用电业务105笔。

  据介绍,战旗村下一步规划打造示范区域智慧能源互联网,拟使用5G、VR、智慧用能分析终端等设备对区域内用户设备进行全方位升级打造,提升配网智能水平。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