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四川电力攻坚“三区三州”掠影 施工人员庆祝全线最高铁塔N112(海拔4295米)组立成功。卢忠东摄 施工人员在四川阿坝鹧鸪山的施工现场组装铁塔。 卢忠东摄 施工人员在四川阿坝鹧鸪山上用手拉肩扛的方式运输设备。卢忠东摄 “三区三州”工程建设者在巴塘中咱—亚日贡35千伏线路工程23号进行导线展放施工。 陈翔摄 5月22日,在甘孜理塘—下坝35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中,施工人员在146号塔安装附件。田海摄 5月17日,在甘孜理塘—下坝35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施工现场,架线人员踩着厚厚的积雪对106号塔至99号塔进行展线施工。陈翔摄 5月29日,国网四川电力在海拔4200米的鹧鸪山顶架设“电力天路”。王鸿飞摄 6月的成都早已骄阳似火,而距离成都300公里、海拔4000米的阿坝州鹧鸪山上却是冰天雪地,白雪皑皑。 这里,是110千伏夹壁—马塘输电线路的施工现场,500余名电网建设者正在挑战“生命禁区”,鏖战雪域高原;这里,也是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工程的缩影。除了阿坝州鹧鸪山,还有1200余名电网建设者们分布在甘孜、凉山,他们都在为“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电网建设工程奋战着。 2月15日以来,国网四川电力坚持“防疫复工一盘棋”统筹策划,保障工程建设物资供应,任务不变、进度不变、要求不变,统筹推进“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五一”期间,上千名电网建设者更是放弃休假,加班加点坚守在工程一线。 一个个好消息接踵而至…… 4月30日,110千伏船城变电站2号、3号主变第五次冲击试验成功,并投入带电运行,历时11个月建设的凉山会理北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竣工投运。 5月16日,全长93.5千米的凉山木里固增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成功投运,标志着凉山州木里电网结束了长期“一条腿走路”的现状。 5月30日,110千伏美姑河—拖觉线路工程顺利完成了带电封网跨越。在遭遇连续下雨的不利天气下,供电员工们安全顺利地完成了这个四级风险作业。 6月7日,随着3根导线和1根光纤顺利牵引到放线区段的最后一基N26号塔,35千伏理塘—下坝线路全线贯通。 …… 一座座铁塔拔地而起,一根根银线穿越峡谷。在这背后,是常人看不到的艰辛和想象不到的困难。 “一个木里,一半森林。”这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的真实写照。木里县县域内山高路险、沟深林密,山体岩石比例达到75%。在崎岖的羊肠小道上运送塔材,在坚硬的岩石上开挖塔基,在悬崖峭壁间组立铁塔……在凉山木里,在甘孜泸定,一个又一个建设难题被攻克。 面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重困难,国网四川电力发挥长期在高寒、高海拔和复杂地貌积累的电网建设经验,采用马帮、索道等运输方式,强化现场施工班组管理,成立铁塔组立、基础施工、材料运输、索道架设等班组,同心协力推进工程建设。 距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电网建设工程全部竣工投运的“6·30”节点越来越近,国网四川电力数千名施工人员正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岗位、从不同的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攻克“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最后的“硬骨头”,全面打赢电网建设攻坚战。(向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