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攀枝花供电公司援建木里藏族自治县“三区三州”配网工程建设 6月13日上午,雨后的木里天气格外晴朗。机器有节奏的运转声夹杂着施工队队员的对话声,打破了深山的宁静。 正在组塔的,是固增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配套工程。施工队队员董应紧紧拉住一根塔材的调节绳,将塔材从70度的斜坡上缓缓往下放。坡下的3名队员稳稳地接住塔材。第一根铁塔主材顺利进位。 这里是四川凉山木里藏族自治县固增苗族乡,也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现在正进行最后冲刺的电网工程竣工投运后,将为上万余名居民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 劳动收获甘甜的果实 木里县位于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中段,一道道并排交织、状如刀锋的山梁让人望而生畏。山陡路窄,山体倾斜度大,30米的路程往往就得走10多分钟。 2014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开展凉山州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凉山州12个县(市)的7.7万余无电户28万余人口迎来了光明。随着人们用电需求的不断增长,电网建设快速发展,电网结构持续优化。2018年,国家电网公司全面展开“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让深度贫困地区从“用上电”向“用好电”转变。其中,凉山州项目投资占比达11.6%。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工作,电网建设项目数量多,投资大,建设任务艰巨。 在固增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配套工程建设中,由于当地海拔较低的优质电网通道已经被开发利用完,这次工程涉及的106基铁塔不得不组立在海拔高度为2500至3200米的深山峻岭中。 物资运输是首要难题。施工队伍在固增乡组织马帮运送砂、石等材料,完成了工程80%左右基础浇筑的物资准备,不仅克服了地形带来的困难,也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增收。 工程刚开工建设的时候,来自固增乡的朱治刚就和家里的几个兄弟“组团”参与马帮运输,为工程海拔最高的32号铁塔运送物资,获得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李文清则更深入地参与到工程前期准备中。他的家距离50号塔仅有1千米,他不仅参与了材料运输、修马帮路,还为施工队提供了住宿,从去年工程开工建设到现在共收入了12万元。 王德秀是一位苗族姑娘。去年,她经人推荐,到工程项目部驻地给大伙做饭:“我骑摩托车下山,40多分钟就能到项目部。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太多了,家里人的干劲都特别足,我也要更努力。” 王德秀一家7口人,养了3头猪、6头牛、6只羊。哥哥是巡山员,去年初次尝试养殖马蜂卖蜂蛹,就收入4000余元,今年便扩大了养殖规模。“马蜂冬眠刚醒、天气又特别冷的时候,我们用塑料布围住蜂箱,用电烤炉给它们保暖,效果特别好。”王德秀笑着说。 这次工程投运后,王德秀所在村的供电可靠性将得到提升,村民生产生活用电将更便利。“记得2000年,家里面只能点亮一盏灯,进进出出的时候,就把‘松明’点燃借光。2014年,家里就有电了,慢慢有了电饭煲、洗衣机、冰箱……以后呀,想买更多家电。”王德秀说。 硬骨头再难也要啃 6月13日6时,天微微亮,38号塔的12名施工队队员按时起床,吃了几口咸鸭蛋、馒头,整理完着装、戴上安全帽,就出发了。 这些施工队队员年龄在30岁到50岁之间,参加工作的时间从10年到30年不等,然而,面对这次组塔作业,没有一个人不说难。“山太高了,每天要爬两个半到三个小时才能到现场。”有12年组塔经验的施工队队员官扬廷说,“才来的时候,在路上经常摔跤、打滑,往山上走还会碰到毒蛇。” 眼下,施工队既要考虑沿途可能遇到的危险,又要调整登塔作业的节奏。“作业面很窄,塔材不能随便移动,工作效率降低了不少。”施工队队员董应估计,随着有效工作时间减少,这次的组塔作业得花两三天的时间,而在平时,一天就能干完活。 当地的地质结构对工程建设也不太“友好”,松砂石和岩石的占比分别达25%和70%。对施工队伍而言,基础开挖就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硬骨头”再难也要啃。电力保障民生,电网是改善深度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基础设施。木里县是四川省唯一、全国仅有的两个藏族自治县之一。固增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配套工程投运后,将改善木里县电网运行结构,使固增乡、沙湾乡、茶布朗镇和瓦厂镇4个乡镇的上万余名居民用上大网电,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牢固的保障。 “我们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用水磨钻施工,多点同时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固增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配套工程项目经理肖德军说。用常规的风镐钻筑基打孔又慢又难,施工人员多次尝试后,摸索出了用水磨钻施工的新技术,将施工速度提升了近4倍。 山路再难走也得上。肖德军和同事提前与离作业面距离最近的村民联系,为施工队提供食宿,让他们有充沛的体能“作战”:“我们就像攀岩点灯的人,如果我们都上不去,没有人能代替我们去。” 一个个困难在实践中被克服。12条索道垂直跨越约800米,从山脚向上直达山巅,成为21基铁塔物资运输的重要通道。10分钟后,砂、石、水泥、钢筋等材料就能运送到这些铁塔塔位。 6月13日正午,施工队短暂休息。38号塔现场,午饭通过索道运送了上来。队员们闻着饭菜香,一上午辛苦作业带来的疲惫消散了。 “架线的时候真是辛苦,但架起来后,弧线像彩虹,真的好好看。”施工现场负责人尹修江望着远处的铁塔和凌空的电线说。 6月15日,工程最后3基铁塔组建完成,3天后,开始展放导线。工程即将迎来竣工投运。 (谌俊雅 田雪乔 方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