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报》:为爱扬帆的电力“红细胞”

发布日期: 2020-04-15

 

 

  title

  四川资阳供电公司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title

柠檬小镇远景。 郑大令 摄 

  漫步于四川资阳市的大街小巷,有一些身影让人备感温暖:敬老院里,他们和老人们拉着家常其乐融融;贫困家庭里,他们帮助孩子们检查作业……尽管年龄、经历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是四川资阳供电公司“红细胞”志愿者中的一员。

  如今,电力“红细胞”已经成为四川资阳市的一张城市名片,以“红细胞”为代表的“有爱之城”也逐渐成为资阳市的城市精神。

  “柠檬小镇”恢复生机

  安岳县镇子供电所:

  title

供电所志愿者在柠檬小镇开展保电特巡。郑大令 摄 

  一排排整齐的小洋楼点缀在花草碧水之间,柠都乐园内的各项游乐设施上时不时传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大棚里绿油油的葡萄长势喜人……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日渐向好,位于四川安岳文化镇燕桥村的宝森生态旅游度假区·中国柠檬小镇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4月2日,燕桥村村民曾华国正忙着将自己的农家乐“改装”升级,计划在清明节小长假前后捞上“一桶金”。眼看黄金时期就要来临,没想到却出现了停电故障,曾华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漏电开关又跳闸了,怎么办啊!”正着急时,曾华国突然想起了之前曾收到过一张供电所的志愿服务卡片。

  曾华国迅速将服务卡片找出,拨通了镇子供电所的电话。

  不到5分钟,接到任务的供电所员工杨喜华、代作长身穿“红细胞”志愿马甲,开着工程车很快赶到了现场。

  杨喜华打开电表箱,发现表箱内漏电开关已经断开,送电即跳。“肯定是哪里漏电了!”杨喜华心里想。

  于是,他和代作长对农家乐的电气设备逐一进行了检查,终于在一个线路改接处找到了故障“元凶”。原来是装修工作人员在改接线路时对接头处理不当,造成了漏电现象。看着农家乐重新亮起了灯光,曾华国连声道谢。

  当前,正值春暖花开,“柠檬小镇”的宝森农林科技园内的葡萄园一片绿意盎然。镇子供电所的员工们来到葡萄园义务当起了“护花使者”。

  3月26日,安岳县的天空闪过一道闪电,伴着肆意的大风,响起今年的第一声春雷。镇子供电所供区线路受损严重,该所立即组织展开抢修作业。

  “你好,我是宝森葡萄园老蒋,我们这里大棚被风刮倒了,电也停了!”傍晚19时15分,电话那头传来焦急的声音。

  “没问题,我们已经在路上了!”杨喜华与两名抢修队员驱车赶往宝森葡萄园。

  到达后,现场一片狼藉,园内一个大棚被大风掀翻,塑料薄膜有的被风卷上了树梢,有的被挂在了供电线路上。

  “幸好我们来之前先把葡萄园的电给停了,不然园内用电设备可都要烧了。”杨喜华感叹道。随后,他和队员们冒着大雨,帮忙快速清理薄膜和线路。经过20分钟作业,清除工作完成。

  “老蒋,这风来太猛了!我们再帮你检查一下园内的排灌设备。”杨喜华说。

  “好!好!好!麻烦各位兄弟了。”经过近30分钟的排查,抢修队员确认排灌设备无异常。20时10分,葡萄园恢复送电,园内排灌机全部开启,园地里的葡萄幼枝渐渐露出了头。始终捏着一把汗的老蒋终于舒展了眉头。

  “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断开电源,注意安全!有事联系我们,春耕春灌期间,我们“红细胞”小分队都会在小镇驻村特巡。”临走时,杨喜华一再叮嘱道。

  老唐家的烦心事解决了

  乐至县回澜供电所:

  这几天,乐至县双河场乡骑龙庙村的唐廷向一直颇为烦恼,手里的叶子烟“吧唧吧唧”抽个不停。他时不时地盯着墙上电表,看着小红灯闪个不停,直心疼,心想怕是要花不少电费。

  “老唐,给供电所打电话吧。他们是专业的,看一下就能找到问题,你别瞎琢磨了。”妻子劝说道。

  “还是别打了,供电所离咱们这村30多公里呢。疫情防控期间,就为了我们家电表的事儿跑一趟,太麻烦了。”唐廷向固执地说,扭着头不看老伴儿。

  “那今天得空,我们去乡上看看你的手。最近一叫你抽水,你就说你手麻,我觉得你就是躲懒,不想帮我干活!”唐家老伴儿直抱怨。

  “光是手麻有啥好看的?不去!”老唐坐在院子里,抽着闷烟,谁也不搭理。一直烦恼着家里的电费,愁得直叹气。

  “本村6队的农户今天注意了,注意了,今天不要下地干活了,回澜供电所的‘红马甲’今天来咱们村给我们更换漏电保护器……”4月2日,村里的小喇叭里大声播报着最新动态。

  唐廷向一拍大腿,烟杆子一敲,高兴地对老伴儿说:“他们来得正合适!我得好好请教请教他们!”

  说罢,唐廷向收拾好烟杆,扯扯衣襟,去院子口伸着脖子望着,等待“红马甲”的到来。

  不一会儿,回澜供电所的“红细胞”志愿者们就到了,专程来为骑龙庙村村民更换漏电保护器。

  年初,乐至县供电公司开展触电人身伤害案件压降专项整治行动。回澜供电所组织人员对骑龙庙村用电户进行安全用电检查,发现部分村民表后漏电保护器均不同程度的损坏,失去保护作用。供电所负责人与村委干部协商,村委出资购买漏电保护器,供电所组织人员义务更换安装漏电保护器。

  这不,天刚蒙蒙亮,回澜供电所的“红细胞”志愿者们便整装出发,来到双河场乡骑龙庙村,义务为村民更换漏电保护器。

  志愿者们每到一户安装漏电保护器,都会细心地为在家的老人家、小朋友讲解:“大爷,这个漏电保护器是用来防止人身触电的。家里偶尔有点轻微的短路或者漏电,或有小朋友碰到插座、开关,漏电保护器都会自动跳开,你们用电就安全了。”

  “康师傅,我家为什么刚刚换起这个漏电保护器就跳了呢?啥时候换我们家的?”唐廷向着急地询问正在安装漏电保护器的“红细胞”志愿者康承卓。

  康承卓停下手中的活,耐心解释道:“可能是你们家的线路、开关有故障。等我把这家安装好,马上去你们家检查。”

  很快,康承卓来到唐廷向家,一边仔细检查室内线路、开关、电器设备,一边问道:“你家最近用电有没有什么异常情况?”

  “有!我家最近电表上的那个小红灯经常闪烁,这得花多少电费啊,正烦恼着呢!”

  康承卓突然想起:“我记得几年前你们家安了抽水泵,我来检查一下。”

  “老唐,你看这试电笔显示的数字,你家的这井里的抽水泵有漏电现象,这样使用是相当危险的。”

  “怪不得我每次扳开关都觉得手麻,原来是漏电打得手麻啊!”老唐恍然大悟。

  康承卓将抽水机拆开仔细检查,机器内轴承进水锈蚀严重,绝缘层已老化,使用年限早已超出额定年限,使用危险系数颇高。

  “这机器是不能再用了,为了安全着想,建议你必须更换了。”康承卓建议说。

  “明天就去换一台新的抽水泵,太感谢你了!康师傅,你一来就解决我所有的烦心事啊!”

title

  雁江县祥符供电所副所长蒋小康带领“红细胞”志愿者帮助敬老院搬运捐赠蔬菜。马浩入 摄

  【延伸阅读】

   “红细胞”工程是由四川资阳供电公司发起并在资阳市广泛开展的一项利民惠民、搭建社会“连心桥”的创新行动。自2013年启动以来,该工程以“红细胞零公里志愿关爱计划”为内容,关心群众的困难和需求,对内提升管理、促进发展,对外造福百姓、引领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资阳供电公司以基层供电所和配网班等班组为单位,成立了44支“红细胞”志愿服务队,鼓励员工立足本职岗位,延伸服务触角,打通岗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志愿服务经验谈】

  一、“三精”服务

   精准定位:选定志愿服务对象、明确志愿服务方式、创新志愿服务内容;精细操作:做到细致入微,与志愿服务对象建立常态联系机制;精致服务:做到志愿服务精品化,专业化。

  二、做百姓身边的好人

   以“做好身边的志愿服务小事、对身边人传播志愿服务理念、身边好事带动身边人”为基本形式,营造“做好人、树新风”的浓厚氛围,以树、传、行等方式,树立一个典型,传播一种志愿理念,将员工身上的闪光点汇聚成优秀志愿者群像。

  三、私人定制

  对情况特殊的帮扶群体,根据受助者的实际情况私人定制帮扶方案,授人以渔,让被助者看到希望,真正解决志愿服务“最后一公里”。(郑大令 曹琦 罗怡)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