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报》:大山里春耕春种正当时

发布日期: 2020-03-11

 

  title

  title

  王永刚(前)帮助村民翻土。 廖宇星 摄

  3月2日,四川会东县供电公司驻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天坪村扶贫工作队员王永刚和天坪村6社的村民一起到烤烟烟苗培育大棚里,查看烟苗长势。

  农历正月初二,王永刚就已提前到岗,走村串户带领村民做好疫情防控。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天坪村实现“零疑似”和“零确诊”双零目标。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王永刚还和扶贫工作队员一起沿着田间地头徒步检查49千米长的提灌站管道堵漏等情况,做好疏通工作,为春耕春灌做好准备。春种季节又有灌溉资源,村民在遵守“不扎堆、不走亲串户”防疫规定的前提下,紧张地忙碌起来了。

  会东县天坪村地处大山深处,气候恶劣,因地处偏远,交通、电力、水源、通信等基础设施薄弱,全村经济产值主要来源于粮食作物、畜牧业、林果业等几个方面,村民生活贫困。自2015年会东县供电公司在天坪村开展定点帮扶后,王永刚一面深入天坪村详细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家庭经济收入和致贫原因;一面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多方协调助力农网改造。

  “以前村里供电设施落后,电力供应不稳定,遇到刮风下雨经常停电。村民们生活用电都不能保障,更别提生产用电了。”天坪村村委会主任董兴顺说。2016年,会东县供电公司投资36.4万元改造该村农户户表,实现了智能电表全部入户。2017~2019年,该公司又投资441.46万元改造线路,新建10千伏线路7.261千米、低压线路28.574千米,户均容量由2015年的0.583千伏安提升到2.05千伏安,有力保障了村民生活和扶贫产业灌溉、加工用电。

  受疫情影响,部分村民暂时无法外出务工。王永刚和天坪村驻村工作队为有意愿种植“白花小籽”马铃薯(洋芋)的贫困户每户送上村两委准备的有机肥4袋、马铃薯种200斤。

  “现在有充足的水源,我们在家种洋芋感觉一样开心。”3月正是马铃薯播种时期,因疫情没有外出务工的天坪村一社村民张兴宝说。现在电力供应得上,提灌站水充足,也让许多像张兴宝一样的村民有了留在家里搞种植的底气。

  2016年年底,天坪村就摘掉了贫穷帽。2019年开始,天坪村种植艾草面积150余亩,年产值30余万元。“今年,我们村还要带动周边村社扩大艾草的种植面积,烤烟、洋芋、核桃栽种规模也要扩大。我们还计划和养殖企业合作,准备发展高山土鸡养殖。”王永刚说。

  如今的天坪村,水泥路通村入户,电杆整齐排列,各家地头浇池的水汩汩流淌……分散在田间地头的村民,在春日阳光下播种着希望。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