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新闻网通讯员 兰小伟 “略显老旧却不失整洁的办公环境,脸色书写着岁月痕迹却眼神坚定的员工队伍,简单朴实却不失真诚的服务氛围”是很多人对四川双流供电公司彭镇供电所的初步印象。就这样一个其貌不扬的供电所,在助力当地美丽新农村建设以及服务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和服务支撑,在工作的点滴中向社会各界展示了自己最美的气质形象,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 在服务发展中创造美 “哎,凌师傅,还在忙嗦,过来喝哈茶休息一下撒。” “不得行,李老板,马上要过年了,我们赶到要把线路设备巡一遍,空了再过来哈!” 1月18日上午,在位于双流彭镇杨柳河边,黑泥巴乡村度假村老板李小鹏远远看到路过的供电所员工凌茂根等人,便立即迎了上去,热情地发起了邀请。而像这样类似的邀请在两年多来李小鹏已经发出了很多次。 “我在开办这个度假村的时候,供电所的同志可帮了我的大忙!”李小鹏谈到,当年随着彭镇周边农村观光旅游业的不断兴旺,嗅到商机的他果断办起了农家乐。但就在花光了十余万积蓄,一切准备就绪时,却发现自己所开办的农家乐电压很低,空调带不动,电器用不了,这让他心急如焚。 而就在他正准备找供电所讨要说法的时候,没想到供电所员工主动找上了门。 原来,彭镇供电所早已收到了附近群众的反映,并一直在积极制定解决方案。当天上门,一方面是向李老板解释原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有一条新架线路需从他的农家院中进行施工,需要李老板的支持。当然,急需用电的李小鹏立马同意了供电所的方案。也正因为此,李小鹏全程看到了让他感动的画面。 为了彻底解决附近的低电压问题,彭镇供电所计划为农家乐周边的村民安装一台变压器,并架设14根电杆。但由于施工点位处于河边,仅有一条小路,大型工程车辆无法通行。材料运输基本都是靠供电所员工肩扛手挑,加之当时天公不作美,连续下雨。但供电所员工为了及时解决低电压问题,全是冒雨施工,仅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全部施工计划。 当农家院用电恢复正常时,李小鹏激动地拉着供电员工的手说:“你们太让我感动了,今天就在我的农家乐摆两桌,我请大家!” 当然,供电所员工礼貌地拒绝了李老板的邀请。但自此之后,李小鹏便把供电所的员工当成了好朋友,不论在哪儿遇到供电所员工总会免不了一阵嘘寒问暖和发出邀请。 彭镇供电所所长王德华表示,其实在彭镇供电所,类似的场景还有很多。近年来,随着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拆迁,村民的临时集中,以及现代观光农业的集中化、高速化发展,低电压冒头的趋势也随之增加。 为了结合发展特点,确保供电质量,供电所在加快推进电网建设项目的同时,专门建立了低电压动态管控机制,在发现或得到群众反馈的低电压问题后,均是当天查勘,确定整治方案。近两年来,供电所就高效处置了金桥社区、鲢鱼社区、听江村等30余起低电压问题,其中最快的一天内解决,最慢在十天内解决。作为美丽新农村名片的彭镇印象生态村、临江村桃花园以及已建成和在建的7个幸福美丽新村负责人均予以了供电所高度的评价。 在日常点滴上展示美 每个月的中上旬,并不是缴费高峰。彭镇供电所辖区居民端电费随着自助缴费、超市代缴、手机缴费等更加便捷缴费方式的覆盖普及,前往营业厅缴费的村民显然少了很多。 但在彭镇供电所营业厅,值班人员仍然保持着认真接待每一名客户的热情。 今年56岁的营业厅收费人员周本成已经临近退休。主要负责收费工作的他,每个月基本会经手上千万的电费,在从事收缴电费工作十多年来,他所经手的电费从未出现过一笔差错,在服务过程中未受到一笔投诉。 “周师傅在供电所一线岗位上干了一辈子抄表收费工作,每次遇到客户因为电费问题上门质问,他总是耐心解释,全力消除误解。当然,服务态度只是一个方面,但他最让人敬佩的是,还有一门特别的绝活。”说起这位周师傅,他的同事情不自禁打开了话匣子。 记得有一次,有客户来办理业务时忘记带了购电卡,由于平时都是家人前来办理,客户也不太清楚户名等信息。但周师傅只是随便问了一下家中人员姓名和所在村社,就直接随口说出了客户的户号,并很快通过系统查询到了准确信息,并完成了业务办理。当时,就连那位客户也很诧异,表示说自己都记不得自己的户号,这位老师傅居然记得。 临走前,这名客户还专程在营业厅的服务评价器上按下“非常满意”。 后来,大家都好奇地询问周师傅怎么记得户号。周师傅谈到,自己对电脑不太熟悉,所以就花了些功夫在一些信息的记录上,这也是为了自己方便开展服务工作。而当大家问他记得多少户号时,他答到:“只要我办过卡的用户,我基本都记得户号。” 当然,营业厅的服务故事并不是供电所的全部,做好服务也不仅是单个供电所员工的事。在彭镇供电所的各个岗位,每个人都致力于立足自己的本职,立足于每个点滴,服务好每一名用电客户。 2018年夏季,彭镇供电所所辖区域先后遭遇了3次特大雷暴雨天气,致使抢修工作量陡增,但为了保障用电,没有一名员工退缩,整个迎峰度夏期间他们完成的高低压抢修量高达500余笔,单日最大抢修量高达38笔,其中甚至不少是顶着狂风暴雨或通宵开展抢修。 而这些点滴也通过微信群等方式传达到了大部分客户眼中,不仅赢得了客户的理解,更收获了无数赞誉。 在关爱奉献里传递美 说到彭镇,特别是彭镇的文化地标,可能很多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彭镇杨柳河畔的百年老茶馆,这里也是众多喜爱摄影游客的“打卡地”。 茶馆,同样也是彭镇供电所员工每月必去的“打卡地”。当然并不是刚才所讲的老茶馆,而是老茶馆不远之处的一所“爱心茶馆”,这是一所专为彭镇周边6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服务的公益性服务场所。而供电所员工去这里,既不是为了喝茶,也不是为了摄影“打卡”,而是为老人们开展服务。 “爱心茶馆”的创建人之一正是彭镇供电所副所长李小兵。 8年前,李小兵与社会志愿者成立敬老爱老志愿者团队,坚持每周前往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随后又陆续在金桥镇永和村,彭镇杨柳河畔建立了两所“爱心茶室”。在此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共组织、参与志愿者活动400余次,服务孤寡老人、社会老人超过16000余人.次。他的事迹受到了同事、老人以及各级媒体的高度评价和关注,曾被推荐为2013年度四川省“十大感动人物”,并在全省数百个候选人中入围前30名。多次获得四川省、成都市“敬老爱老先进”,四川省电力公司“优秀青年志愿者”、“感动川电”和“道德模范”提名奖。 最初,李小兵只是以个人身份默默进行着自己的善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作为也被身边的同事发现,引发了热烈的反响。特别在彭镇供电所,大家积极响应,纷纷利用业余时间加入到服务老人的活动之中。再后来,服务老人的活动也成为了供电所每月的固定动作,“爱心茶室”也成为了供电所志愿服务的活动阵地。 除了到“爱心茶室”开展集中服务老人的志愿活动外,供电所也把服务空巢老人、孤寡老人作为了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各敬老院建立了定点联系机制,并通过台区经理收集了各村社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的情况信息,建立台账,开展常态上门服务。 李小兵和彭镇供电所员工的敬老爱老事迹受到了政府、当地百姓以及广大媒体的高度评价,也正是他们的带动下,双流供电公司乃至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到爱心茶室服务和敬老爱老服务中,如今位于彭镇、金桥的两所“爱心茶室”也成为了广大社会志愿者心中弘扬敬老爱老优秀传统的文化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