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引领使命 实践检验初心

发布日期: 2019-11-04

  “十讲十增强”作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12333”战略体系重要组成,既是落实党的建设的总要求,也是推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党旗引领使命,必须通过实践,方能检验初心。自4月9日,公司第一场“十讲十增强”形势任务宣讲在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开展以来,至今已半年有余。20个宣讲团,41场形势任务巡回宣讲,为公司党委带来的是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上“形”与“意”兼备催生的文化自信;是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上“点”与“面”相济而孕育的制度自信;是组织建设、平台搭建上“和”与“合”共生而赢得的道路自信;更是党旗引领使命,实践检验初心,推动公司和电网的持续健康发展而厚植的理论自信。

  “形”“意”兼备  催生文化自信

        思想建党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重要法宝,形势任务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

  近年来,公司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做好电力先行官,架起党联系群众的连心桥”嘱托,“旗帜鲜明讲政治”。4月,公司党委贯彻新时代发展战略,组建了20个以市州供电公司党委书记为主体的“十讲十增强”宣讲团,从提高政治站位,适应“时”和“势”的变化;牢记担当作为,增强“难”和“忧”的意识;理解战略内涵,激发“先”和“优”的斗志;明确努力方向,实现“知”与“行”的统一四个方面,逐层逐级、深入浅出地向公司系统近10万名人员,诠释了“十讲十增强”的历史价值和深刻内涵。

  认清形势,是作出正确决策的前提,而对外输出意识形态,则可以看做国有企业更加深沉的责任担当。

  10月24日,公司精准扶贫案例拍摄的微电影《阿体拉巴》,荣获国际档案理事会原创微电影最高奖项“人民奖”。这是公司宣传战线,近年来致力于讲好“国网四川故事”,坚持意识形态领域文化自信“正能量”输出的又一生动实践。

  近年来,公司始终主动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公开发布深化改革十大举措;深入推动“电化四川”行动,电能替代三年累计达到126亿千瓦时,外送水电连续五年突破千亿千瓦时大关,新能源实现全额消纳。通过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内优秀政治文化“双引领”工程,组织“书记谈文化”“员工谈文化”,主动推动《基于巴蜀地域文化的国网川电特色企业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依托四川红色文化资源,编写公司《革命精神图谱》和《红色资源导图》;围绕党的十九大、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主题开展专题宣传,斩获4个国家级金奖。

  “文化自信”反哺公司发展。10月22日,国务院令公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而在此前的国务院营商环境大督查中,四川“获得电力”指标从30名跃升至12名,在七个评价指标中排名第一。

  “点”“面”相济  培育制度自信

        规章制度,是依法治企的基础。公司以“规章制度落实督导年”工作为抓手,以党内规章制度落实为引领,带动规章制度覆盖至尽可能多的“点”。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公司一手抓问题整改,一手抓建章立制,推进党内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29个党内制度被废止,拟修订制定2个、新建制度7个,保留现有制度27个。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党建工作联系点、党建绩效考核、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党建工作量化计划管理、党员积分制等党建制度“硬通货”,把政治责任细化到每个党委、每个支部、每名党员。公司二级党委纷纷开展落地实践,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制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管理规定》,实现中心组学习“量化考评”;国网遂宁供电公司“党支部项目领办制”,促进台区线损、同期线损等指标跃升;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构建党支部“13321”星级正态长效评价体系;国网自贡供电公司推进党建工作绩效考核评“四步工作法”;国网四川综合服务中心形成《党支部党内制度落地实践口袋书》;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四维对标”层层传递党建责任;国网天府新区公司“三性”看板助推党建责任落实……一系列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创新探索,有效推动党建高质量发展。

  纪律和作风,是治企兴业的关键。公司不断强化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将廉政风险管控延展至更广的“面”,“清风川电”讲堂品牌、“勤廉兼优”好干部、“一基地五片区”廉洁基地的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作用力不断增强;《加强业务领域监督工作规定》推动关注脱贫攻坚、优化营商环境,项目管理、采购管理等领域专项监督和协同监督焦点更加聚合;在集中开展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检查中,11人次被追责问责……党内作风为之一新,制度自信也为之一振。

  制度自信之下,干部员工更加知敬畏、明底线。9月9日下午,公司党委召开会议,启动第三轮常规巡察、提级巡察、专项巡察、交叉巡察和巡察整改“回头看”工作,政治巡察已然成为从严治党新常态。

  “和”“合”共生   赢得道路自信

  团队和谐、广泛合作,切入点是管理深度融合,这无疑是公司凝聚广泛力量的不二法宝。

  和谐是治理的目标,有益于夯实组织根基。团队和谐,基于对得起群众信任的党员干部,“讲政治”作为“十讲十增强”的首要要求,树立了担当作为的鲜明导向。通过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公司“70后”副处级及以上干部占比超40%,干部队伍更加符合公司长远发展需要。通过细化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党政综合管理三个类别,系统构建“三层三类”领导干部培训体系,对党绝对忠诚、政治上绝对可靠的选人用人首要标准深得民心。

   团队和谐,也基于对得起职工期盼的青年员工。选派公司年轻干部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系统、政府部门挂职和“三州两区”接受实践锻炼,激发广大青年在企业发展的新征程中当先锋、建新功;组建省市公司两级“青年创客联盟”,整合青年创新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QC小组等资源,引导青年培育创新成果。科技创新、岗位建功、崇德向善发挥正向激励。

  合作是达到目标的精神,涵养政治生态,主体更加广泛。广泛合作,体现在各级党组织自身创新探索,5月6日,报告文学《鲁鹏现象》首发,以国网四川电力共产党员服务队起源,“红细胞”“鲁鹏志愿者联盟”“三为”等志愿服务联盟品牌在行业内外影响更加广泛。7月1日,“红细胞工程党建研究基地”揭牌成立,加之国网四川电力(成都都江堰)共产党员服务队“党建研究基地”,广安邓小平故居、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党性教育基地”,公司党校创新开展的“一校两基地”完成川内阶段性布点。

  广泛合作,还体现在党建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上。7月,国网达州供电公司以保障当年“三线建设”供电的110千伏土主变电站为载体建立的“630教育基地”投入使用,源于而高于生产生活的教育基地深得职工喜爱。8月27日,公司与阿里巴巴丝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三型两网”在四川落地实践。10月16日,国网天府新区、达州、泸州、宜宾、内江等供电公司的5支共产党员服务队,奔赴巴中市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现场,“党建+”精准扶贫,因共同参与获得更大价值,与此同时,“党建+”安全生产、泛网建设、深化改革、营销服务、提质增效、电网建设、特高压运维、科技创新等领域的试点也全面铺开。

  从内部和谐共进,到内外部合作共赢,体现的是更加广泛的道路自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论自信,是“十讲十增强”系列要求成功落地实践的底气所在,我们可以期许,也应该期许,作为全国清洁能源基地,公司“十讲十增强、转型再突破”优势突出、正当其时。

  信息来源: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党委宣传部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