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党建》:党建引领创新扶贫模式 助农增收根治“贫穷癌症”

发布日期: 2019-10-29

 

 title

——国网广元供电公司党建扶贫“拔穷根”侧记

  脱贫攻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国内外作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同时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的职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以基层党建为抓手,以脱贫奔康为目标,是国有企业在扶贫工作中探索和努力的重点。  

title

国网广元供电公司在新山村开展“第一书记”临时党支部学习党的十九大主题党日活动

  国网广元供电公司在定点帮扶实践中,积极发挥国有企业“六个力量”作用,创新党建扶贫工作新模式,以国企党建带动帮扶村党建,加强基层治理、搞好支部联建、注重乡风文明、倡导阳光公正。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扶贫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不断增强帮扶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持续激发村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精准落地和精神物质双丰收,被广元市授予“先进驻村帮扶单位”。

  建好机制压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

  为确保精准扶贫、精准到位,2015年,国网广元供电公司党委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滚动修编《国网广元供电公司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形成“责任到干部、规划到村户”的工作机制和“结对帮扶全覆盖”的工作模式。市县两级公司共计选派12名第一书记、25名驻村工作队员、516名党员干部,定点帮扶29个贫困、非贫困村,携手1033户贫困户共同脱贫奔康。

  同时围绕“改善基础、搞活产业、美化环境、净化心灵”扶贫目标,探索推行“五个一”扶贫举措,压实政治责任。每周召开一次部门专题工作会,协调解决一线扶贫实际困难;每月组织一次党委中心组专题理论学习脱贫攻坚政策,压实整治责任;每月到定点帮扶村召开一次现场协调会,激发帮扶过程中镇、村、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及贫困户各方活力;双月召开一次专题党委会,专题研究解决扶贫领域重大难题和扶贫事项精准推进;每季度上门对接一次县(区)党委政府,汇报帮扶需求和精准解决具体问题。公司上下一盘棋,学深悟透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压紧压实扶贫政治责任。  

title 

  国网广元供电公司携手朝天区人民法院在新山村联合开展坝坝法庭进乡村活动,普及电力法律法规,宣传电力设施保护以及安全用电知识

  支部联建发挥党建扶贫四个作用

  2015年,国网广元供电公司开始定点帮扶朝天区羊木镇新山村。这是个坐落在秦巴山区的国家级贫困村,全村206户就有贫困户31户,留守村里的村民,日积月累形成了小事靠吵、大事过闹的不良风气,是朝天区出了名的“上访村”。初来乍到的第一书记杨奇国,如何破解因婚致贫、因债致贫、民风不正这些深层次问题?成为了摆在他面前最大的一道难题。

  针对帮扶村的现状和问题,公司党委首先确立了“党建+扶贫”总体思路,从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倡导文明新乡风、传承优秀文化等方面着手,探索“党建引领、支部联建、文化浸润”脱贫帮扶新途径。

  针对帮扶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问题,协调羊木镇党委,2016年完成了村两委换届,回引“挣钱能人”王思祥和乔发建任支部书记和村主任。新一届村支部制订了《村规民约》,村干部变上访为下访,逐家逐户走进老百姓家中倾听心声,面对面做思想工作,让村民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和谐化解矛盾。新山村从以前的高上访村蜕变为如今的零上访村,文明乡风得以传承。

  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公司党委还创新开展城乡支部联建活动,复制国企党建先进经验,在新山村探索开展“党员+农户+责任田”党员示范工程。倡导党员干部亮身份亮承诺,一个党员联系七八家农户,划片负责多项事务,从产业发展、环境治理、纠纷调解到产业发展、投工投劳、公路养护等领域,覆盖全体村民和全部公共事务,做到村里不管大事小事,件件有人问、事事有人管。同时加强基层治理,在镇党委的领导下规范基层公权力运行,新山村近年实施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村干部无一承揽,并在公开栏张榜公示村务和集体经济等事务,阳光透明公平公正的帮扶干部和村两委,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乡风变了,人心齐了。村民参与集体事务的主人翁意识被激发,村民脱贫奔康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战斗力明显提升。这一切的转变得益于帮扶单位国网广元供电公司发挥党建扶贫的四个作用,手把手传经送宝。

  一是发挥村基层党建的“总舵手”作用。以党建引领、思想建设为龙头,以城乡支部联建、产业共进、文明共创为举措,以“第一书记”临时党支部、共产党员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联盟为抓手,实现国有企业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的深度融合。

  二是发挥党员干部的“领头雁”作用。党政同责、干部结对,通过建制度、抓作风、严纪律、强考核,精准落实帮扶责任人脱贫责任。公司516名党员干部与1033户贫困户一一结对,因户施策制定“一对一”帮扶计划,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

  三是发挥第一书记的“主攻手”作用。选派懂农村、有经验的12名第一书记和25名驻村工作队员扎根定点帮扶村,帮助建好村两委和党支部,传递党的好政策,引导村民走进市场,通过提供有偿服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四是发挥共产党员的“生力军”作用。派出共产党员服务队长驻村蹲点,亮身份、明职责,加强沟通协调,促进精准扶贫内外协同、整体联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因地制宜开展爱心捐助、入村义务服务、关爱留守儿童、金秋助学等活动。

  党员垂范激发脱贫奔康内生动力

  强党建引领、抓产业发展。扶贫之初,第一书记杨奇国通过实地调研,在拆危房、建公路、修山塘坪的基础上,制定了新山村脱贫蓝图,通过土地流转,引进农业公司搞水果种植和灰鸡养殖,借此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但部分村民对此顾虑重重。杨奇国尊重村民的想法,以思想建设为主,逐个给贫困户解难事办实事,为“土豆”上户、帮助赵发文养猪场架设动力电、解决王涛香菇产业园用水用电问题……还组织村民到周边区县示范点参观靠土地流转建起的万亩果园、大型种养基地,在全村召开“凝心聚力、共谋奋进”思想教育大会,讲政策谈规划,引导村民树立规模化发展种养殖业的理念。

  同时,在新山村开展党员“双向”培养,将有带动力的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将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营造“比学赶帮超”自力更生的氛围,再把党员致富能手、产业带头人、资金、技术等要素汇聚到产业链上。慢慢的,在村两委和党员的带动下,村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

  依托国网广元供电公司27万元的员工捐款,新山村流转土地建起800亩四季水果采摘园,如今已发展成集赏花、摄影、采摘、垂钓于一体的观光休闲农业。同时在果园套养2万只生态绿色土鸡,成立了“新山村”种养殖合作社、注册了“帅扎营”农副产品商标,建立了电商销售平台和线下销售门店,并因地制宜挖掘出“帅扎营”碓窝梁、张飞古柏、五指石等三国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

  新山村的特色产业园不仅发展了集体经济,还解决了劳动力就业问题。每年百余名贫困户、村民在园内务工,户均增加收入2000余元,成了名副其实的扶贫车间。通过多元化发展扶贫产业,累计为新山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22万元,人均275元,超朝天区(国贫县)人均水平数倍,该村人均年收入从2014年的6841元增长至2018年的12373元。2018年,新山村高质量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0.5%,成为了广元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农旅文融合发展示范村,还被列入国家级旅游扶贫重点村和朝天区新村走廊建设村。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为确保脱贫不返贫,国网广元供电公司坚持产业发展与文化建设两手抓,党员垂范实施文明新风“好习惯”工程。联合羊木镇党委,在新山村建设文化广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读书屋、活动室等,大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美化环境、净化心灵,软硬件结合建设新时代美丽新村,促进村民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公司党建支部与村党支部联合组织,已连续两年开展“最美新山人”十大身边模范评选颁奖活动,充分发挥“新山好人”、“孝敬楷模”、“脱贫标兵”“农技能手”……的带动作用,树立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典型,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致富,激发脱贫奔康内生动力,为培育农村文明新风尚起到了关键作用。

  此外,在新山村开展“党员+农户+责任田”党员示范工程,实施环境卫生整治,动员村民整理土地、排杂除乱;还开办农民夜校,邀请农技专家到田间地头讲解种养殖技术;组织公司柔力球队下乡授课,试点建立新山村文体活动兴趣小组;举办道德大讲堂,开展村民感恩教育;推行帮扶人与贫困户“同吃同住同劳动”,联合法院举办“坝坝法庭”进乡村等活动,让“四好村”建设落地生根。

  为了让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脱贫攻坚一线得到大力发挥,把“党旗”插在脱贫攻坚的关键点上。国网广元供电公司还积极探索市、县整体联动的第一书记管理模式,成立脱贫攻坚第一书记临时党支部,由杨奇国兼任支部书记,搭建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平台,每季度轮流到帮扶村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研读扶贫政策、交流扶贫心得、探讨扶贫经验,引导群众在脱贫致富上动脑子、出点子,集中精力治愈“贫穷癌症”。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