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电集团:党建引领彝乡脱贫 文化点亮古路之光

发布日期: 2019-10-22

  编者按:为推动公司发展与文化建设融合共进,引导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和员工争做优秀企业文化的传播者、倡导者和实践者,根据公司党委要求,公司党建部组织开展“旗帜领航·文润川电——文化大家谈”征文活动。

  本次活动从4月中旬启动以来,得到了公司系统各单位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和积极参与,共计收到183篇征文,经过组织有关专家认真评审,评选出一等奖5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20篇。现择优予以刊登,供公司员工学习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脱贫攻坚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抓重点、解难点、把握着力点,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近年来,国网汉源县供电公司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企业自身实际,积极践行国网企业社会责任,以党建为引领,以传播文化、实践文化、培养文化为重点,在汉源县永利彝族乡古路村大力实施“党建+文化”工程建设,帮助该村实现经济文化脱贫。其工作成效显著,得到汉源县委政府和社会充分肯定。

  党建引领多维融合促创新

  四川汉源县永利乡古路村,位于大渡河峡谷,在雅安、乐山、凉山三地交界处、大渡河大峡谷入口的绝壁之上,因其险要地势,被称为“天梯上的彝寨”,至今也有400年的历史。该村是当前雅安唯一不通公路的村寨,村民与外界交流的唯一通道是2003年从石壁上凿出的一条长约3公里、平均宽度1.5米,垂直高度近1000米的“Z”字形骡马道。该村于2010年实现无电地区改造全覆盖,2015年列为汉源县63个贫困村之一,被认为是雅安全市脱贫攻坚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2017年9月,国网汉源县供电公司在古路村六组癞子坪投资165.35万元开展了“十三五”新一轮中心村农网改造项目工程,面对繁重的脱贫攻坚工程建设任务,电力员工用人拉马驮的方式将电力设备运往绝壁,让这个悬崖上的村庄从此用上了动力电,给古路村依托旅游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进一步助推古路村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开足马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经济脱贫、文化脱贫。国网汉源县供电公司积极适应新时代新战略新文化的新要求,大胆探索创新工作新方法,找准结合点,因地制宜,在古路村大力实施“党建+文化”工程,有效将中心业务工作、党支部建设、企业文化、志愿服务、宣传工作进行深度融合。

  “优质服务+卓越文化搭建彝乡连心桥”项目是2018年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主要内容是对古路村实施“供电服务帮扶行动”和“卓越文化帮扶行动”,项目于2018年6月正式实施,在实施期间,国网汉源县供电公司高度重视,精心制定实施方案,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项目总体策划和过程管理、认真做好启动实施、月度管控、中期评估、结项验收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文化传播落地落实。该项目建设最终成功入选省公司党建工作典型案例库。

  什么是文化?文化其实是一种领航力、是一种导向力。在助力古路彝乡实现经济文化脱贫的过程中,国网汉源县供电公司通过开展重点项目建设,落实“供电服务帮扶行动”、落实供电服务连心岗,合理的将党建引领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领航力、导向力,以点带面的把公司党员责任区和党员示范岗建设成为了公司企业文化的示范区和示范岗,达到了以党建工作优势激发企业文化建设的活力。

  精准帮扶文化架起连心桥

  ——把文化送上悬崖村。在对古路村开展重点项目“卓越文化帮扶行动”中,国网汉源县供电公司采取与古路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帮助古路村党支部建立了村民预览角,为他们添置了适用的农业、养殖、种植、医学等方面的致富信息书籍,拓展当地村民知识面。同时利用传统节假日,组织公司相关职能部门、金熊猫志愿者,共建的党支部,通过文艺节目表演等形式,到古路村与村民开展联谊活动和送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古路村彝族同胞的精神文化生活。

  ——金秋助学点燃“希望”之光。孩子是一个家庭最大的希望!国网汉源县供电一直关注古路村贫困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在结对共建活动中,“金熊猫”志愿者们通过调研了解,得知古路村有11名家庭贫困孩子,现在就读于汉源县乌斯河路地小学。为了减轻这部分学生家长的家庭经济负担,2018年9月5日,志愿服务队员们携手公司供电支部、古路村党支部,来到汉源县乌斯河路地小学,共同开展“金秋助学”活动。

  为了让古路村的孩子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从小树立远大理想,2019年1月26日,“金熊猫”志愿者们精心组织古路村贫困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孩子们前往雅安市雨城区熊猫绿岛女娲公园观看雅安市第二届熊猫灯会。看到古路村的贫困孩子在金熊猫志愿者的帮助下走出大山,全国人大代表、古路村党支部书记骆运莲感动地说道:“感谢国网汉源县供电公司、感谢金熊猫志愿者们,一直以来,他们为古路村默默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温暖着老百姓心窝的事情”。  

  ——主题党日活动慰问暖人心。为了让古路村病、困、老党员欢乐祥和过春节,在2019年春节来临之际,国网汉源县供电公司金熊猫志愿服务队员与共建党支部一起到古路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看望慰问该村病困党员和老党员,帮助他们开展节前安全用电检查,传递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什么是文化?文化其实就是一种融合力、一种激励力。国网汉源县供电公司在助力古路彝乡实现经济文化脱贫的过程中,有效的将文化传播作为一种凝聚力和激励力,通过开展送文化下乡、金秋助学、春节慰问等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活动,紧密地搭建起了一座党联系人民群众的连心桥,结下了与彝汉同胞之间的一份浓浓情意,为古路同胞送去了希望和奋进的动力。

  全域传播品牌彰显软实力  

  为了让外界更多的人知道古路村这个悬崖上的绝壁古寨,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古路参观旅游,增加当地老百姓经济收入。2017年9月,国网汉源县供电公司积极配合上级公司精心策划了古路村农网升级改造工程系列报道,该报道曾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四川卫视、国家电网报等重要媒体播报刊发,古路村受到空前的关注。随后,国网汉源县供电公司与集团公司和市、县两级宣传部门紧密协作、积极参与电影《云上的彩虹》拍摄,将国网员工历年在古路村供电建设中不畏艰难、辛苦工作的感人的工作事迹搬上荧屏,以艺术化的形式展示给全国的观众,此举开创了国网系统品牌传播的先河。目前古路建设中展现出来的这种不畏艰险、勇攀高峰、奋勇向前的精神已经内嵌于公司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成为了公司的一种文化,成为了激励公司员工团结奋进的一种精神正能量和风向标。在后续共建活动开展过程中,国网汉源县供电公司还积极协调配合中国电力作家协会阳光扶贫纪实报告文学作家组和英大传媒采访组,几次深入古路村开展专题采访,对古路村进行多方位的宣传,古路村现在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已经成为汉源县一个最热门的旅游点。

  当前,古路村正悄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据该村村支部委员郑望春介绍说:“这几年,来古路村探寻原始风貌、感受古路魅力的游客越来越多,古路村自2017年用上了动力电以后,现在最多一天能接待上千人次。加上现在国网汉源县供电公司又与我们进行了党支部结对共建,我们的供电服务更加有了保障,古路村党支部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得到更有效的发挥,老百姓的心紧紧的连在了一起。“金熊猫”志愿者们不定期为我们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幸福,越过越红火了”。古路村六组村民阿依说:“感谢国网汉源县供电公司,不单给我们送来了电,送来了光明,也送来了文化和欢乐,送来了美好的生活,古路的发展一天比一天好,我们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什么是文化?文化其实就是一种软实力、一种竞争力。国网汉源县供电公司在助力古路彝乡实现经济文化脱贫的过程中,通过强化品牌宣传,不但提高了古路村的知名度,增加了老百姓的旅游经济收入,还有力地推进了企业文化在基层的落地落实,积极彰显了国网企业的良好品牌形象,有效激发了公司员工的工作动力,真正达到了把公司文化创新的成效转化成了推动公司中心工作的精神力量,增强了公司创新力、竞争力和发展力。(罗炜 吴金玉)

  信息来源: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党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