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 党员就是一面旗

发布日期: 2019-07-19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支队伍引领一个群体”。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对每个党员的基本要求。

   “人民电业为人民”既是国网电网有限公司的企业宗旨,也是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系统共产党员的初心之所系,使命之所在。

  抗震救灾一马当先

  灾难面前,党员始终是群众的主心骨,关键时刻,党员必须挺身而出,肩负起抗震救灾先行军的重担。

  6月17日22时55分,宜宾长宁发生6.0级地震。

  地震发生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以最快的速度启动应急响应,一场与灾难抗争、与时间赛跑的抢险保电行动全面展开。

  地震发生后不到两小时,国网四川电力(宜宾)共产党员服务队在队长陈凌的带领下,携带应急装备率先抵达震中。凌晨两点,在淅淅沥沥的雨中,双河镇最大的受灾群众安置点内,亮起了震后灾区的第一盏灯,共产党员服务队点亮的这一盏希望之灯,温暖着操场上的每一个人。

  截至6月20日12时,在此次抗震救灾抢险中,陈凌为灾区群众安装应急照明灯3台,设置应急便民充电点两处,完成近6000多部手机充电,带领党员服务队为200多顶救灾帐篷搭设照明线路。这段时间里,他没有睡过一个整觉,也没有回家。

   “这就是我们共产党员应该做的,老百姓看到我们就有希望,就有安全感!”陈凌在双河镇居民安置点接受采访时,对“党员”二字作出了最生动的诠释。

  暴雨抢险挺身而出

  险情面前,公司系统共产党员主动出击,始终把群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尽其所能第一时间恢复供电。

  进入6月份以来,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川东多地出现暴雨,对电网安全造成威胁。6月19日晚上,巴中市通江县境内发生特大暴雨,多地降雨量达135毫米,局部地区达220毫米。6月20日早上8点,胜利乡12小时降雨量已达220毫米,通往胜利乡的两座桥梁被淹,成为“孤岛”,交通、通讯中断,电网受损,迅速复电十万火急。

  59岁王朝海和58岁李秀峰是两名老党员,听说辖区内的文胜发生洪灾后,向支部主动请缨,要求前往重灾区。

  两位老党员带领4名年轻党员组成共产党员突击队,冒雨通过几次中转,搭建浮桥才抵达胜利乡街道。

  “不吃饭,先抢险”,看到洪水刚刚退去的街道,王朝海对送来方便面的队员说:“这么多老百姓都在等着我们送电,我们还是先把电恢复了再说,饭就先不吃了。”一边排查线路,一边断开被水淹的进户线。经过近4个小时的奋战,变电台区终于发出正常运转的“嗡嗡”声。

  胜利乡街道居民,78岁的李林说:“这么大的雨,你们搭浮桥过来给我们送电……还是共产党好呀。”

  迎度度夏架连心桥

  每年夏季用电高峰,是用电故障高发的时候,也是党员服务队最忙的季节。不论是骄阳似火还是暴雨倾盆,城市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一抹亮橘色的身影。

  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电力共产党员服务队用实际行动实现了“让老百姓用上电、用好电”的承诺。

  进入盛夏的成都,暴雨说来就来。7月14日23时20分,郫都区三道堰镇秦家庙7组高先生家中突然停电,接到报修电话后,国网成都市郫都供电公司古城供电所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立即带上抢修工器具驱车出发。窗外哗啦啦下着雨,闷热潮湿,村民晚上家中无电肯定不行,到达高先生建中的服务队员立刻开始对停电原因进行检查,没过多久,一片漆黑的家恢复了往日的光明。

  “真没想到,在这深更半夜的下雨天,你们还能来我家进行电力抢修!我打电话就想的是能明天一早来处理,真是非常感谢你们。”郫都区三道堰镇秦家庙村7组的高先生对及时来抢修的电工师傅说。

  “有呼必应有难必帮”——时刻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国网四川电力共产党员服务队十几年如一日随叫随到,将电力服务切切实实延伸到“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了架起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王鷞)

  信息来源:四川科锐得实业集团公司传媒中心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