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国网四川映秀湾电厂修造党支部被国家电网公司授予“电网先锋党支部”荣誉称号,近年该支部还先后荣获了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示范点”“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荣誉的背后,是一个个为党旗增辉、忠诚党组织的鲜活故事。 党员抢修队伍 6月20日16时,国网四川映秀湾电厂修造部主任马元江的电话响了。 “电站转轮叶片急需修复处理,你看能不能安排一下。” “好的,我们马上安排人员过来。” 放下电话,马元江立即召集齐以党员为主的抢修队伍,前往现场探勘、拍照、探伤,下料、铣削。在接下来的144个小时里,抢修队伍投入到了紧急修复工作中。 铣削时为了保证转轮叶片弧度的准确,加快抢修进度,抢修组成员利用车间正在修复的转轮进行反复拓模。 而另一队人员则来到转轮现场,为下一步的焊接、打磨搭设工作平台。做完准备工作时已是6月22日15时。 由于焊接工作量大,也增加了的打磨难度,即使在保护措施下,依然有砂粒无孔不入,汗水也浸得人双眼生疼,最难的是打磨的狭小空间,连伸一只胳膊进去都困难,更何况是拿着工具伸进去打磨,然而这都不能难倒党员工匠们,磨一下,停一下,探伤检查一下,再对缺陷进行补焊处理一下,如此反复,耐心细致,一点一滴地完成任务。 经过6天的奋战,抢修提前4天顺利地完成了任务,直接避免经济损失160万元。 职工创新工作室 今年,国网四川映秀湾电厂成立了“韩丽娜职工创新工作室”,主要内容是建立渔子溪、映秀湾、耿达3座水电站导叶和转轮翼型数据管理库、机器人堆焊技术在水轮机过流部件修复中的应用研究、水轮机导叶焊接旋转装置的研制。 这个工作室的成立还得从一场攻克“数控铣床”的战役说起。 以前铣削导叶翼型曲面,完全依靠人工打磨,劳动强度高,工作环境差,对身体健康也有危害,加工质量和精度也亟待提高。 2015年5月修造部开始学习使用新安装的XK2420B数控铣床,成立了数控加工小组攻克技术难关,困难面前,数控加工小组90%均为党员,部门研究生党员韩丽娜主动请缨,带领数控加工小组承担起攻关任务。小组通过网络和书籍自学,厂家现场指导,反复的绘图练习,调试设备,加快掌握数控铣床的使用,有时回到家,组员们脑海里也萦绕着铣削导叶翼型曲面的程序。 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数控小组利用三维建模技术成功编制出了水轮机导叶的数控程序,并由石蜡反复进行验证和修改完善,最后在XK2420B数控铣床上实际加工出水轮机导叶。该项成果获得了2015年度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度优秀QC成果三等奖。此后,数控小组继续攻克技术难关,“提高水轮发电机镜板研磨质量”荣获了2016年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优秀QC成果一等奖。(王青 张惠兰 徐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