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精神,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不断夯实基层基础,使基层党组织在强化服务中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凝聚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力量,推动企业改革发展。 夯实服务基础基层组织显活力 9月的甘孜已经飘雪,然而在得荣县供电公司的会议室里却气氛热烈。9月19日,前来援建的攀枝花供电公司宣布成立援藏党小组。王宇鹏、卢孝林、何军作为小组成员,负责开展党小组活动,并配合攀枝花供电公司本部开展管理、技术、物资等援藏工作。 援藏工作开展以来,国网四川电力坚持“人员更迭,组织不变”的思路,根据援藏人员组织特性,挂靠机关党群行政党支部,成立党小组,使党细胞在藏区扎根,让党的思想、制度、作风在藏区落地,更好地促进援藏工作开展。 成立援藏队伍党小组,是国网四川电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缩影。国网四川电力党委认为,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必须从基层基础抓起,完善党的组织体系,强化党建工作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和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队伍,为党组织充分发挥服务功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提供可靠保证。 与此同时,国网四川电力着力培养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肯奉献、执行力强的党务工作者队伍,让党务工作者有为、有位。该公司通过加强培训学习、技术比武、建立网上学习成果交流展示平台等载体,激发党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党员素质提升。目前,国网四川电力党员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60.8%,新发展党员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45.5%。 创新服务载体精心搭建“连心桥” “今年我们村的金花梨大丰收,这离不开供电公司的贴心帮扶啊!”深秋时节,看着村民忙着采摘金花梨,隆昌县渔箭镇石庙子村支部书记刘时友乐开了花。2014年,内江供电公司号召42名党员志愿者结对帮扶石庙子村、侍郎村29户贫困户,捐款捐物,制定脱贫计划,引进脱贫项目,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千方百计帮助村民增加收入渠道。 近年来,在创新服务载体上,国网四川电力以深入城乡、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三深入”,包片进社区、包片进乡村、包片进班组的“三包片”,建立服务城乡群众和关爱企业员工的“三本台账”为重要抓手,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架起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国网四川电力建立客户用电需求、服务质量调查、用电问题汇集“三本台账”,在全省143个行政区、县,4577个社区开展“电力服务进社区”,覆盖客户数量395.2万户,收集各类问题54875件,解决问题53641件,问题一次解决率达97.75%。 在关爱企业员工上,国网四川电力通过包片服务进班组,建立完善员工思想动态、员工职业发展和员工关心关爱“三本台账”,实施基层减负行动,改善一线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落实特困职工、灾区职工帮扶工作。 打造服务品牌 “三亮三比”见行动 “以前这个电线,我们乱接乱整很不安全,现在电工师傅来整得巴巴适适的,瓦吉瓦、嘿吉嘿(彝语,意为“非常好”)!”10月20日,在凉山州喜德县光明镇阿吼村二组村民博立阿年的家中,国网四川电力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正在布线、更换老旧线路和安装开关。53名队员经过四天的艰苦奋战,顺利完成了国网四川电力扶贫点阿吼村101户的老旧线路改造升级。 今年以来,国网四川电力在党员中大力开展“三亮三比”主题活动,通过实施“三亮”强化党员示范作用,积极开展“三比”展示先锋形象。“三亮三比”与共产党员服务队紧密结合,形成党内带党外、党员带群众,营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和谐氛围。 2011年8月20日,习近平同志视察了国家电网成都高新共产党员服务队,并作出重要指示:“共产党员服务队的工作开展要常态化、制度化,要围绕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成为党联系群众的一道‘连心桥’。” 目前,国网四川电力已在21个中心城市和83个区(县、市)建立108支共产党员服务队,将服务对象向社区居民扩展,服务职责向居民户表延伸,服务内容向扶弱济困、便民利民拓展,主动参与社区共建,建立社区服务站533个,革命老区心连心服务站9个。5年来,国网四川电力共产党员服务队共受理电话和咨询856467次,上门服务675315次,参与抢修451674次,参加志愿服务15223次,被老百姓亲切地誉为“电力110”、“雷锋”服务队。(向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