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成果:牵头开发“大型云数据中心虚拟化基础架构平台”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获得2016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牵头研发创新成果10余项,获得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工匠、国网电网有限公司技术能手和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优秀技术人才、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大运会开幕临近,为了助力保电工作安全高效完成,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信息专家常健近期带着技术团队多次测试信息安全系统,应用信息技术分析各场馆和体育项目电力保障相关数据信息,保障大运会期间各类数据安全。 常健精于软件编程,牵头过多项重要活动的信息通信保障工作,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国网四川电力工人技术创新一、二等奖等奖项。 1999年,常健来到巴中220千伏兴文变电站,成为变电设备运维员工。当时,变电设备运维工作主要靠人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常健开始思考将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变电运维等专业融合。他攒钱买了一台计算机和相关书籍,利用业余时间开始学习探索,陆续取得了网络规划师(高级)、甲骨文(Oracle)数据库认证专家等10多项专业认证,取得红帽Linux认证架构师等3项国际认证。 2009年,常健因出色的软件编程能力被招入四川电力信通公司,负责机房设备运维。当时机房里有2000多台服务器,涉及157套信息系统。随着各个专业逐步实现信息化,信息系统越来越多,所需的服务器也越来越多,机房扩建、设备投入随之增加。常健提出将物理服务器虚拟化整合起来,充分利用每台服务器的空闲资源,避免增加物理服务器数量,以减少机房建设投入。 当时,用于虚拟服务器建设的编程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国内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常健查阅大量相关代码,搭建多种模型,经历了上百次失败、调试、重建,终于采用“开源技术与自主程序设计”思路解决了底层关键虚拟化驱动技术难题。 最终,他带领团队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云数据中心虚拟化基础架构平台”。在2016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评审中,该项目被评为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专家认为,该平台所用的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9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各省公司开展云平台、物联平台、数据中台“三台”建设。常健带领100余人的技术团队经过87天攻关,测试功能点542项,编制测试方案、通用方案、典型技术方案等15份,完成了国网四川电力“三台”建设,提升了该公司资源平台运维自动化能力。 针对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影响,2021年春节前,常健和攻关小组主动放弃休假,用7天时间给四川省内的企业分类,分析企业用电数据上亿条,自主设计编程,开发企业用电量自动化分析工具。经过反复测试、核查,该工具的分析准确率达到99%,助力政府有关部门科学精准掌握企业复工复产情况。 作为信息技术专业带头人,常健还牵头完成“电力培训安全虚拟桌面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等创新成果,帮助培养专业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