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19时40分,随着“轰”的一声巨响,四川省汶川县耿达镇龙潭水电站大坝2号泄洪闸爆拆成功,裹满沙石的黑色水流喷涌而出,库区水位迅速下降,龙潭电站除险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国网四川映秀湾电厂应急指挥中心严正以待,按照既定预案有序应对。映秀湾电厂耿达水电站闸首、耿达水电站、渔子溪水电站闸首、渔子溪水电站运维人员坚守岗位,密切监视水情变化。20时12分,经四川省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同意,已恢复发电5天5小时的渔子溪水电站停机避险。20时53分,龙潭电站大坝2号泄洪闸全通泄洪。21时27分,龙潭2号泄洪闸下泄水流首度到达耿达水电站闸首。 龙潭电站大坝自8月20日出险以来,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各界深度关注。位于龙潭电站下游的国网四川映秀湾电厂耿达水电站、渔子溪水电站也一直处于防汛应急二级响应状态。 连日来,在四川省电力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协调下,国网四川映秀湾电厂秉承“十讲十增强”要求,讲大局,强配合,讲效率,强执行,讲团结,强共赢,主动作为,倾全厂之力,持续支援龙潭电站应急抢险,切实彰显央企担当。 24小时不间断提供水情测报信息 8月24日,龙潭电站抢险指挥部请求国网四川映秀湾电厂提供水情测报信息支援。国网四川映秀湾电厂水情测报中心积极配合,立即与龙潭电站进行了对接,利用厂内水情数据采集及站点监测系统,每天7点至22点整点时刻准时向龙潭电站报送龙潭上游核桃坪水文站水情、雨情信息。 8月27日,应龙潭电站抢险指挥部的请求,为保证龙潭电站白天和夜间抢险安全,国网四川映秀湾电厂水情测报中心更改为24小时不间断为龙潭电站报送水情数据,除持续报送核桃坪水文站水情、雨情信息外,增加报送龙潭下游耿达水文站流量数据。 奋战18小时,2700公斤顶闸门工装运抵龙潭 8月30日8时20分,国网四川映秀湾电厂再次接到龙潭电站紧急支援请求,制作3套顶闸门工装并运往龙潭。顶闸门工装呈“7”形结构,形状复杂,焊缝多样,尺寸精度要求高,全部采用高强度钢拼接,单套重达900公斤,制作难度极大。时间紧,任务重,国网四川映秀湾电厂立即组织精兵强将组成攻坚任务组。待研究透相关图纸、确定好制作方案后,30日10时,制作工作在映秀镇映秀湾电厂修造车间全面铺开。 为加快制作进度,任务组轮换休息,分批上阵,选材、下料、切割、焊接、打磨紧凑有序。8月30日23时26分,第一套顶闸门工装顺利完成。 车间里依然灯火通明,焊花闪烁,机械打磨声、敲击声、行车起吊作业声在深夜里显得分外响亮。8月31日凌晨3时,第二套顶闸门工装制作完成。凌晨3时30分,第三套顶闸门工装完工。凌晨4时,三套重2700公斤的顶闸门工装完成装车,从映秀镇启程运往龙潭电站大坝。 上下联动,持续助力龙潭救灾除险 经历过两次损毁两次重建的国网四川映秀湾电厂深知灾害的破坏力和外部支援的重要性。为支援龙潭电站,映秀湾电厂上下时刻做好准备,并多次安排人员赴龙潭电站现场了解信息,协调支援事宜。 8月23日,16片楔子板、1块钢板、180公斤液压油、1台切割机运抵龙潭电站办公区。 8月25日夜,15张木板、20号工字钢两根(每根3米)、10号槽钢两根(每根6米)、架管42根、管卡80个运抵龙潭电站大坝。 8月28日9时许,国网四川映秀湾电厂厂领导带领厂内机械、电气、水工专业技术专家组成踏勘组,驱车赶赴龙潭电站闸首,及时全面掌握龙潭电站灾情第一手信息和抢险最新进展,并与龙潭电站抢险指挥部展开深入座谈,对抢险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 8月29日下午,接龙潭电站请求,国网四川映秀湾电厂调拨7套水作服送达龙潭电站抢险指挥部。 8月31日,6块长500毫米、宽500毫米、厚20毫米的钢板送达龙潭电站大坝。 9月2日,映秀湾电厂再次为龙潭电站制作了长300毫米、宽300毫米、厚16毫米的钢板18块。 顶闸门工装成功安装在龙潭电站大坝泄洪闸上 龙潭电站大坝2号泄洪闸全通泄洪后,龙潭电站抢险指挥部第一时间打来电话,对映秀湾电厂连日来的辛勤支援表达了诚挚的谢意。经水情测报信息显示,至9月4日凌晨2时,国网四川映秀湾电厂耿达水电站、渔子溪水电站入库流量正常可控,且未有增大迹象。(卢磊) 信息来源:国网四川映秀湾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