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网建设】宜宾公司:“电网一张图”迈出第一步

发布日期: 2019-10-21

 

  “尊敬的客户您好……” 10月17日,家住宜宾市学府花园小区的罗先生手机上收到了停电短信。截至10月17日,国网宜宾供电公司精准推送停电短信17.5万余条,4—9月份投诉同比去年减少63.47%,未收到因服务信息精准推送不准确造成的投诉,优质服务成效明显。

  “一张图”数据价值

  国网宜宾供电公司及时将停电信息发送给客户,是充分利用了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网一张图”的分析功能,调控、营销、运检多专业协同,实现了停电范围精准研判的结果。

  这张电网地图就像一个拥有导航功能的百度地图,能精确看到停电设备对用户的影响,从而迅速做出研判。

  早在今年初,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出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其中便提到了“电力一张图”的建设目标。这张“网络图”将没有连接的设备、客户连接起来,将没有贯通的业务贯通起来,没有共享的数据即时共享出来,形成跨专业数据共享共用的生态,把过去没有用好的数据价值挖掘出来。

  四川电网有全国电网的“缩影”之称,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结构复杂,传统上专业口各管一段,总是难以从总体窥其全貌。公司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系统率先完成“对内电网一张图”建设,迈出了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第一步。

  这张图为电网运行更安全、管理更精益、投资更精准、服务更优质开辟一条新路,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电网独特优势,开拓数字经济这一巨大蓝海市场。

  梳理数据绘“地图”

  2019年4月,公司成立了由公司电力调控中心牵头的“泛在电力物联网”电网模型组,并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通力合作,着手建立电力生产全环节电网模型。

  “调度是整个电网的大脑和神经中枢,业务涵盖了电力生产各个环节。”公司电力调控中心自动化处处长路轶告诉记者,电网调控既是维系发输变配用各环节协调运转的神经枢纽,又是实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在线平台;同时依托电网运行形成和积累的丰富数据资源,是公司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和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支撑,绘制这张“地图”,调度具备先天优势。

  半年时间内,通过梳理四川地域范围内发电设备九万余台、输电线路近6000条、变电设备40余万台、配电设备300万台,整合信息,基本绘制出了涵盖“发—输—变—配”的“电网一张图”,表达了电从哪来到哪去。

  据统计,自“泛在电力物联网”电网一张图上线运行以来,共成功分析6934次停电事件、141352台影响配变,辅助提升优质服务水平,截至今年9月份,由公司电力调控中心牵头负责的停送电投诉共计12件,同比减少90.63%,配网接地查找与故障隔离正确率提升至80%,单次故障处理时间下降11.7分钟,大幅降低用户停电时间。

  拓展构建“能源图”

  在“电网一张图”的基础上,公司电力调控中心还结合四川清洁能源基地的特点,对这张图进行了拓展,构建“能源图”。今年6月,基于这张“能源图”的四川电力现货市场成功启动模拟试运行。

  四川是千河之省,也是全国重要清洁能源基地,流域分布、来水情况都和电力息息相关,开展全流域拓扑建模、构建“水系一张图”,与“电网一张图”相互关联,形成表达四川水-电耦合的能源流,对以电为核心贯通自然资源与人民生产生活,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具有特殊的意义。

  不同于普通的流域图,这张汇集了近千条河流的“能源一张图”上,标明了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青衣江、岷江、嘉陵江六大流域900余条河流,大大小小电厂近3000座。

  这张图使得公司电力调控中心全面深度感知水、电资源情况,实现发电能力、购电需求的及时精准匹配,助力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缓解弃水矛盾,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和绿色能源转型,全面支撑清洁能源消纳和电力市场化改革。

  截至今年9月份,四川电网统调水电发电量111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弃水电量同比下降40.2%,新能源发电量7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8%。(王鷞)

  信息来源: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调控中心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