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报》:成都市民可查看变电站电磁场强度

发布日期: 2012-06-07

  四川首套变电站电磁环境实时监测系统试运行

    65日,四川省第一套变电站电磁环境实时监测系统,在位于成都市锦江区的220千伏安顺桥变电站完成了数字对比,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该系统是按照四川省环保厅要求,为了让成都市民更直观更便捷地了解变电站电磁环境而安装的。即日起,市民可以到安顺桥变电站通过电子显示屏观测变电站电磁场强度。

    根据现场实时监测数据,220千伏安顺桥变电站多个方位的电磁场强度均远远低于国家环保部门对电磁场强度的规定。变电站电磁环境实时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变电站周围的环境工频电磁场强度,主要监测低频(含工频)电磁场,能够为市民了解变电站对环境的工频电磁场污染状态提供公开、客观和直观数据。

    近年来,人们在关注大气污染、水源污染、食品污染等的同时,也更加关注电磁环境对人们生活可能造成的影响。特别是建立在繁华城市的变电站是否存在电磁污染的现象,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由于公众对电磁环境及辐射安全知识的认识尚不全面,再加上个别媒体片面报道电磁辐射污染问题,甚至夸大电磁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造成群众对辐射过分忧虑。

    电磁环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专业性强,公众知识普及率低。国际权威机构对电磁辐射一事早有定论,即50赫兹属于极低频率,高压电磁场的能量无法从空间辐射出去。虽然设备载流的导体承载电压(电场源)、电流(磁场源)很高,但是电场与磁场单独存在,并不像高频电磁场那样以电磁波形式形成有效的电磁能量辐射。其强度随着距离的增加会迅速衰减,依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不会发生电磁波的传播,即不存在电磁辐射,这是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

    今后,四川省电力公司将按照政府环保部门的要求在成都中心城区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的变电站试点安装510个电磁环境实时监测系统,向社会公布实时监测的变电站电磁环境数据,加深市民对变电站电磁环境的认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