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公司:农改酝甜苦竹林

发布日期: 2020-06-24

  “起飞,向前,向左20度,稳住,抛!”一架带有白色“小尾巴”的小型无人机慢慢升空,然后加速朝山谷对面飞去,在对讲机的指引下将牵引绳准确地抛在了指定位置,电线杆顶的工作人员迅速将引绳收紧并穿过金具……6月19日,国网南充供电公司在南充市嘉陵区盐溪乡苦竹林村,利用小型无人机展放10千伏电力线路。

  苦竹林村海拔500多米,原有2台变压器供全村244户村民用电,但由于山高林深、住户分散,供电半径过长,到户电压低。

  “以前只要有一户打米,全村人的电都要打闪闪,住得最远的那几户电饭煲都没法用。”村长唐长江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眼看着周边的村社借着精准脱贫的东风逐渐实现了产业化、规模化,而这片自己热爱并为之付出一生的土地,虽有山有水,却因地势等原因一直未踏上发展的快车道,这让他很是无奈和可惜。

  自从施工队伍进村开工,唐长江只要有时间,都会到现场走一走,看一看:“搞得很快,做得也很好,为我们出了不少力,感谢国家,感谢电力公司,感谢你们每一位施工人员……”

  此次农网改造,苦竹林村将新增变压器2台,组立电杆87基,架设高压线路2700米,低压线路10664米,并根据农村房屋新建情况迁移一台变压器。

  清晨8时,远处几家农屋还有白色炊烟袅袅飘出,原本寂静的苦竹林山却热闹了起来。小小的无人机在山谷盘旋,数辆黄色的供电车、吊车在乡村小路上排列开来,16名电力工人分立杆顶和地面,有序展开工作。

title

  当日架设线路的苦竹林山顶,有跨度为200米深达80米的山谷将整个苦竹林山一分为二,且谷中林木茂盛。

  若使用传统放线方法,需由电力工人深入山谷砍伐沿线树木障碍,清理出电力通道,再上下山谷拖放牵引绳,人工送至对岸。此种方式成本高、时间长,不但影响施工进度,还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用无人机展放引线,既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放线的安全隐患,又减少了对当地环境和农作物的破坏,破解了生态环境和架线施工的矛盾。”工作人员设置好飞行路径等参数、固定好一根轻质高强纤引绳之后,轻拨手中的遥控操纵杆,无人机便徐徐上升,越过山沟,向着对岸飞去。

  两岸的员工不时用对讲机沟通,技术人员细致操作,飞行在高空的无人机熟练地“穿针引线”,准确地把导线引绳送到对面候在杆顶的作业人员跟前,作业人员快速抓住牵引绳搭挂在杆顶,再抛至地面,由地面人员利用这根轻质引绳不断拉拽牵引后续引绳。

  然而,牵引绳细小丝滑,加上牵引的10伏钢芯铝绞线,哪怕四五名工作人员同时用力,也有一种“猛虎捉蚊子”的无力感。

title

  大家噔起步,喊着口号,几双手相互配合,不停地用力拉拽,终于将导线传送了过去。

  在传送导线的同时,其他工作人员也在忙碌着。他们有的组装金具,有的分接线路,有的安装变压器接地体,而地面的工作负责人和到岗到位人员严密监控,不时出声提醒叮嘱,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时间一点点过去,六月骄阳威力渐显,杆顶作业的工作人员衣服湿了干、干了湿。中午临近,线路放收紧工作也已基本完成。工作负责人杜高海让大家先吃午饭。

  午餐是由项目部做好运送过来的,一盒荤菜一盒饭。流着豆大汗珠的工作人员先一口喝掉霍香正气液,再将各自的菜盒放在电缆线盘上,以盘为桌,大口吃了起来。

  “这就是天然的微波炉,饭菜都不得冷。”“还可以给你蒸个免费桑拿。”“就你这肤色,再烤会就是十成熟的牛排。”……刚才还严肃施工的一众男子汉笑闹着,沉闷的酷夏仿佛也轻快了许多。

  便饭后,大家又立即行动起来。“今天把线装好,明天搭火,这周村民们就可以用上新电力。”

  看着架设好的银线在阳光下闪耀着刺眼的光芒,唐长江朴实的脸上笑开了花:“电好了,我们可以先开办农家乐,养殖鱼,再去邀请专家来规划打整一下,相信我们苦竹林会的日子会越来越甜的。”

  他期待着有一天,有更多人发现这片土地鲜为人知的美丽,他也期盼着,有更多机会让村里的年轻人能够留下来,老少齐聚一堂,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苦竹林褪苦变甜。

title

  在南充,像苦竹林村一样即将迎来甘甜新希望的还有364个村社。

  据了解,国网南充供电公司2020年农网改造共有项目374个,计划投资31727.39万元,改造10千伏线路294.078千米、低压线路1679.248千米、配变935台、总容量9.79万千伏安,涉及南充三区六县9个场镇及街道、365个行政村。(黄燕)

  信息来源:国网南充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