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甘阿凉】 从“用上电”到“用好电”

发布日期: 2020-06-23

 

——“三区三州”理塘下坝工程投运成功

  “报告启委会,35千伏下坝变电站、理塘-下坝35千伏线路、10千伏线路全部一次性投运成功!”6月19日19时08分,35千伏下坝变电站内,现场调控人员毛建国向启委会汇报,在场的40余名工作人员瞬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个时刻来之不易。

“国网速度”让人震惊

  “那些铁塔修建的地方那么高,线路那么长,感觉没多长时间就通电了,国家电网真的太神奇了。”当天晚上看着家里的灯比以前都亮,藏族小伙扎泽表示了对“国网速度”的震惊。

title

  理塘-下坝工程总投资7021万元,线路全长70.83千米,线路所在地平均海拔是4200米,海拔最高的地方有4600米,可谓是名副其实的“生命禁区”。正常情况下这样规模、这样施工条件的工程施工周期应该在15个月,而理塘-下坝35千伏工程满打满算只有6个月的施工期。

  年初受疫情影响,工程还延迟开工,给本来就紧张的工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国网甘孜供电公司分管工程建设的副总经理陈晓东掷地有声地说:“‘三区三州’是关系国家全面脱贫的重要工程,更是改善藏区群众用电条件的民生工程,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在既定时间内完成!”

  为了加快工程进展,甘孜公司增加人员力量,人数最多时同时有500人在项目的不同岗位开工。为了对工程现场的情况进行合理安排和精细管理,甘孜公司项目管理人员谭东长期驻扎现场,和工人们同出同进,每天对工程进度和安全进行全面把关。

  所有施工人员都顶着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加班加点地干活,收工时间从一开始的晚上6点延迟到7点,甚至8点9点。高强度的紫外线让施工人员的脸晒黑晒伤甚至脱皮;干燥的环境让他们的嘴唇干裂出血;雪地里强烈的反光晒伤他们的眼睛,流了好几天的眼泪……

title

  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切,理塘-下坝工程才能在原本就紧张的工期上提前11天竣工,一次性带电投运成功,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才能在藏区同胞的眼中出现。

“爱的彩虹”带来希望

  在投运过程中,变电站迎来两位特殊的客人——理塘县人大副主席唐伦和理塘县法院院长罗勇,他们将一面写有“精准扶贫电力先行”的锦旗交到陈晓东手里。“这个工程投运是个大喜事,有了电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才能有大的改变,有了电的支持,我们在以后的乡村振兴中更敢想了。”唐伦感谢地说,“藏区的这些电力工程都是花大价钱修的,都是收不回成本的,这也是咱们国企的担当,也是共产党对藏区的关爱!”

  67岁的彭措是土生土长的下坝人,他经历过“无电”“看得见电用不上”“几个乡轮流用电”“靠稳压器供电”好几个阶段,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当年知道乡里通了电,高高兴兴去买了家用电器,但是送来的电却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电器成了摆设。他的房子就在变电站附近,他天天都要到变电站附近去转转,就盼着自己家早日用上国网电。

  前几年,这里家家户户都购置了稳压器,稳压器虽然能勉强让电器使用,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稍不注意就容易损坏电器,甚至烧毁房屋。

title

  什么时候下坝能用上稳定的电?这成了当地群众的期盼。如今,这长久以来的愿望终于成真了。

  变电站成功投运后,下坝片区的百姓自发来到变电站里给电力人员献哈达,天空突然出现了两道美丽的彩虹,“这是你们给我们带来的彩虹,预示着我们以后的生活都会多姿多彩。”泽仁翁青说道,他知道乡里要用上国网电了,把自己家的三层楼房好好地装修了一番,准备开一家茶楼,今后日子一定会如他所说,越来越红火。

  “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工程启动以来,甘孜公司在理塘县累计投资1.93亿元,共新建35千伏线路160公里,35千伏变电站3座,10千伏及以下线路128.2公里,户表安装471户。

  理塘-下坝35千伏输变电工程的投运不仅让下坝片区实现了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转变,更是意味着理塘县1.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实现了国网主网全覆盖,理塘县7万名藏族同胞全部用上国网电。

  “世界高城”理塘将在电力助推下圆满完成脱贫攻坚的任务,走上乡村振兴之路。(黄丽/文 曾林/图)

title

  信息来源:国网甘孜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