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榜样】 驻村五年脱贫攻坚——记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2019年度劳动模范周天俊

发布日期: 2020-06-23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引导激励广大干部员工奋力推进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将大力宣传公司范围内的劳动模范等先进典型。即日起,本网将推出“劳模?榜样”专栏,陆续刊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特等劳动模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劳动模范、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2019年度劳动模范、川电工匠的先进事迹。敬请关注。

  “这可能是我职业生涯中的最后一班岗了,我可不能把它搞砸了!”今年是决胜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周天俊即将退休的一年。

  周天俊,国网巴中供电公司派驻巴中市平昌县灵山镇元柏村的第一书记。2015年5月,55岁的他怀着一颗赤胆忠心,来到灵山镇元柏村,带领父老乡亲修道路、盖房子、改习惯、兴产业……5年来,他始终将帮扶使命扛肩上,将村民奔康记心间,用真心真意赢得了干部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全方位、高质量推动元柏村脱贫攻坚工作。

凝心聚力,做脱贫攻坚的排头兵

   “他是来监督我们的,搞得村上开展工作碍手碍脚……”“一个在企业工作的,农村工作啥都不懂,咋个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在许多人眼中,第一书记就是‘配盘子’的,就是走过场、混日子的意思。”担任第一书记之初,周天俊便明白这一条路的崎岖不平。他心里知道,要想把扶贫工作做好,关键是党员干部带头,打造一支“作风硬、能力强、敢担当”的攻坚队伍,扭转干部工作不沟通、难配合,各自为政的作风。为此,他主动与村党支部、村委会干部逐个谈心交心,阐明自己不争名、不争利、不争权的“三不”观点,分析研究扶贫政策、贫困户的期盼、元柏村发展前景等。一有空闲时间,他就拿着笔记本,走家串户,查村情解民意。短短两个月时间,就摸清了“户脱贫、村退出”的短板,以及民情、民意。

title

  按照“制度管人、机制励人”的思路,周天俊反复调研,先后牵头制定了元柏村党支部建设工作方案、党员先锋指数管理细则、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村规民约、村民议事制度等18个方案和制度。干部有了“按章理事”的准则,村委会工作开展更加有序、规范。2016年以来,他鼓励两名“有激情、想干事、靠得住”同志参加村委会班子换届选举,充实到脱贫攻坚队伍之中。发展入党积极分子3名,培养党员2名、后备干部4名,并组织供电公司员工捐款,建党员示范工程1个。

  事事出于公心、秉持原则。在周天俊的影响和带领下,元柏村扶贫工作有了主心骨,两委班子空前团结,干部凝聚力、战斗力、公信度显著增强,矛盾、问题得到逐一化解。全村82户167人易地安置提前完成,100%入住。建成农村电商、乡村旅游接待等村级综合体一个,1600平方米文体广场投入使用,争取项目资金2400万元,完成社道路硬化、主干道拓宽、小农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个。

有求必应,做元柏群众的贴心人

  “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再麻烦的事也要解决好。”2016年春节之前,养鸡大户唐文霞找到周天俊,请他帮忙解决土鸡滞销的问题。“绝对不能让养殖户失去信心”,他披挂上阵当销售员,动员供电公司员工、亲戚朋友参与销售,仅仅5天土鸡销售达12.4万元。2017年7月28日下午6点过,周天俊提着112颗鸡蛋搭乘摩的赶往县城。他说:“这些鸡蛋是几个贫困户托我帮他们卖的,必须赶在天黑之前送到客户家里,讲信用是最重要的。”

title

  2017年5月,贫困户吴从良去世,他唯一的儿子吴召辉始终联系不上。周天俊带头捐出1000元,村干部也都伸出援助之手,为死者操办丧事。联系上吴召辉后,但他没有钱回家,周天俊又给他转去回家的路费。返乡的吴召辉经周天俊介绍到当地务工,2018年务工收入达1万多元。5年来,周天俊先后自筹资金1万多元,帮助10余户贫困户解决生活困难、产业发展等实际问题。他也因此收获了“鸡贩子”“支客司”“活档案”等称呼。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因病刚出院不久的周天俊,了解到元柏村年前从武汉返家的就有一家三口,途经武汉返家的也有20来人,心里不踏实。周天俊趁家里人不注意,迅速回到了元柏村,督导防疫工作。

  那些日子,周天俊每天要到村子南北两头分设的防疫值勤点督战,了解往来车辆行人情况;到饭点的时候,带着村干部手持大喇叭到户宣传防疫知识,提醒勤洗手多开窗不聚集;临睡前还要一个接着一个打电话,通过“线人”了解情况。通过严防死守,全村17个村民小组3000多人无确诊和疑似病例。有序复工后,周天俊积极动员符合条件的700余人外出务工,36人就近务工,完成玉米育种85斤、生猪存栏43头。

扶智造血,做自强自立的引领者

  元柏村1社贫困户张喜元正在上高中,弟弟、妹妹都在上初中,他的父亲因尿毒症死亡后母亲弃家改嫁,兄妹3人与年近8旬祖母相依为命。周天俊通过他的帮扶人联系到国网巴中供电公司三名干部,自愿资助张喜元兄妹3人的生活、学杂等相关费用直至完成学业。

周天俊记录扶贫感悟-国网巴中供电公司-杨再秋-15884985431.JPG

  为阻断元柏村贫困代际传递,提升群众生产技术能力,周天俊动员供电公司员工捐款5.5万余元,将村上9名贫困学生纳入助学对象,让贫困学生在享受教育扶贫政策的同时获得更多的资助、接受更好的教育。邀请“土专家”“田秀才”“志愿者”到村授课,利用“农民夜校”向贫困群众传授种养殖实用技能,讲励志故事、讲先进典型,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帮助他们树立脱贫信心,坚定脱贫决心,改变贫困群众“只伸手不动手”“穷惯了无所求”的懒惰消极心理。

  为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周天俊跑项目、拉赞助,发动供电公司员工捐款,购买鸡苗、化肥、果树苗等物质,因户施策,逐户落实“五小经济”项目,协助建设家庭养殖园69个,成立了“劳务施工队”,组织87名贫困群众外出务工,年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引进外商投资项目1个,吸纳所有贫困户为合作社社员,享受年8-12%的保底分红。招引回乡创业项目15个,总投资3000万元,建设贫困村集体产业项目4个,带动151户贫困户稳增收。

  周天俊用他的艰苦奋斗,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他先后被评为中国民生发展论坛“2017年度精准扶贫带头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2019年度劳动模范、2018年度先进工作者等。(何凌霄)

  信息来源:国网巴中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