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甘阿凉】电力“高速”勇攀鹧鸪山巅 加速藏羌地区脱贫致富

发布日期: 2020-05-18

 

  在四川盆地西北部,青藏高原南缘,坐落着中国最大的藏羌民族混合居住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首府马尔康市,它地处中国第一二台阶的分界线横断山区的腹心地带,受地理环境影响,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人民生活并不富裕。

  近年来,为了让藏羌同胞贫脱致富,四川省电力公司积极响应中央、省委号召,主动承接“三区两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集中选派四川成都供电公司500多名电网建设精兵强将勇担使命,挺进雪域高原,走进“生命禁区”,跋峭壁,战风雪,在墨尔多神山的最东端,米亚罗鹧鸪山打响了决战脱贫攻坚的电网建设攻坚战,用真情和汗水在雪山之巅书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故事,用专业和专注,为马尔康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坚强的能源支持与保障。

  

title

  决战电力扶贫硬骨头

  “想要提高马尔康用电可靠性,就得将单电源变为双电源,将优质高效的电能送进马尔康。”成都供电公司生产副总陈军斩钉截铁地说。此次110千伏线路工程由从阿坝理县夹壁乡翻越米亚罗鹧鸪山至马尔康梭磨乡马塘村,沿途跨越海拔4000以上的原始森林和重冰区,线路全长达46.5千米,是四川省电力公司“三区两州”电力扶贫建设项目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工程最难的当属物资运输。”项目部经理刘屹说。为了尽最大努力保护生态环境,成都供电公司电网援建者采用骡马和索道相结合的方式,但原始森林峭壁林立,从建设至今,已有7匹骡马摔成重伤而亡,高原天气无常,冰雪雨水较多,开采道路泥泞难行,有匹骡马甚至将马蹄扯掉了,物资运输者们用双脚走出了一条“十里长征”路。

  而对于在城市长大的援建者来说,施工难度更是难于上青天,施工期间多次遭遇塌方、泥石流、大雪、暗冰,50%的施工人员因“高反”严重而被轮换,难题接踵而至。

  

title

  塔沃戴云帽天落雨,是因为当地天气变化无常,藏羌同胞用来判断下雨的谚语,而山下下雨,山上下冰则是援建者长时间工作的经验,即使各类物资运送已到位,铁塔基础完工,施工人员克服高反、高寒、暴晒、山路险峻等诸多困难,到达施工现场,组塔工作也是相当艰难,因为高寒高海拔气候,铁塔上都结了冰,仅登塔时间便多出一倍,而作业时间每次不能超过半小时,还要随时面临大风、大雨、冰雹等恶劣气候,导致工期推进速度较平原地区缓慢一倍时间。

  “为了赶在6月20日完成任务,我连每天与女儿视频的时间都省了,实在是太累了。”项目部架线师傅杨彪说,从疫情复工后,他还没回过家,她的女儿今年6岁了,特别喜爱爸爸,等工程完工后,他一定要好好地陪陪她,但当笔者问他还愿不愿意参加援建时,他想也没想的回答愿意。

  助力藏区经济腾飞

  将工程完工时间定在“6.30”,这不仅仅是扶贫攻坚电网建设所立下的军令状,还与马尔康当地的水电资源有很大关系。马尔康境内水资源丰富,市域内枝状水网密布,共有3河69条溪,水电蕴藏量达720万千瓦。近年来,已建成投产水电站8座,在建水电站9座,装机容量达36万千瓦,目前余留电量5万千瓦时,存在大量“窝电”现象,78%的水电企业呈亏损现状。

  

title

  加之,马尔康地处偏僻且属四川省重点建设的川西北生态屏障区,是大渡河乃至长江上游重要生态涵养区,环境保护压力大,当地经济开发区在招商引资方面选择空间狭窄,对大型企业入驻有所严格的准入机制,这也是造成马尔康市的电力难以实现本地消纳,水电企业弃水亏损现象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电网扶贫援建项目便成为马尔康市委市政府重点跟踪项目,市经信局泽朗斯甲对阿坝夹壁-马塘110千伏线路的建设了如指掌,援建人员、马匹、工程进度如数家珍,因为线路早一天投运,当地水电企业便少一天亏损。泽朗斯甲说,2019年马尔康向国家缴纳税收2.6亿,这只相当于成都周边一个乡镇的税收,如果马尔康境内电网四通八达,那将大幅增加地方税收,增强地方基础建设、带动当地旅游开发,提高本地人员就业率,大大加快当地藏羌群众脱贫奔康步伐。

  据成都供电公司建设部副主任黄建康介绍,马尔康水电外送只是线路工程作用的一部分,线路建成后,将增加马尔康到理县的供电覆盖面积,同时极大缓解线路检修停电困境,此外,在每年10月至次年4月的枯水期时节,将解决严重制约马尔康未来发展的缺电问题。

  “为了我们,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架设线路,实在不知道怎么表达心中的谢意,他们是我们的心中的格萨尔。”马尔康大禹水电站办公室主任陈琳感激地说。

  搭建汉藏友谊之桥

  “在电网建设施工进度中,援建者不仅承担着扶贫的政治任务,同时还承担着社会责任,生态文明保护的责任,非常不容易啊,只要是愿意来帮助我们的,不管是管理者还是工人,都是好样的。”米亚罗镇镇长朱跃伟称赞道。

  

title

  在NB1变电站和N140铁塔施工建设中,物资运输将从梭磨乡马塘村经过,由于马塘村地处长江支流大渡河旁,地势陡峭,地质结构松动,长年经泥石流困扰,特别是通往村庄的涵洞,长期堵塞,给村民带来很大的困扰。为此该村村长劳让穷舟找到施工线路负责人缪璐骏,希望帮助村子修一座桥,疏通涵洞长年堵塞的困境。

  接到村民诉求后,缪璐骏立即上报成都供电公司,与青海省电力公司结对承办,很快为该村修建了一座优质的钢板桥。新桥落成后,马塘村的村民非常开心,特意为此桥命名为“电力友谊桥”。

  据该村村民王尔甲回忆,就在去年,因泥石流堵塞,山上雪水流经涵洞时向上溢出路面,在村道上结了一层厚厚的暗冰,造成道路运输困难,使自己家和恩波家的莴笋难以及时外运,隔天就开花空心了,导致两家人损失上万,而现在桥修通了从此再在不担心路的问题了。

  

title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许多,居住在鹧鸪山对面的藏族同胞措里嘉措担心电网建设惊扰了神山,电力援建者通过走访了解情况后,在电网建设时同步展开了转经筒的建设,使同胞的内心得以安宁,最后与我们的电力员工相处融洽,面对神山为所有援建者祷告,希望此次电网援建工程得已顺利完工。

  采访临近结束,听当地的藏族同胞说,再过20天,雪就要融化了,那时的鹧鸪山将漫山遍野开满紫色的高山杜鹃,笔者仿佛看见那只美丽的鹧鸪鸟,正自由地展开她金色的翅膀飞向藏羌村寨,飞向金光灿灿的太阳,为夹壁-马塘110千伏线路圆满完工庆功喝彩。(“三区两州”现场报道组黄纯)

  信息来源:国网德阳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