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秀湾:奋力建设川西高原上数字化智能水电厂

发布日期: 2020-05-12

  5月,走进川西盆地,前往岷江河畔的国网四川映秀湾电厂,一路上山青水秀,风光旖旎,阳光轻撒在葱绿的山间,河道的溪水欢快地嬉笑着奔赶而下。在电站的厂房内,只见运维人员正拿着智能巡检Pad对各项设备进行巡视检查,机组轰隆作响高速旋转,源源不断地向川西平原送出清洁电源。

  谁能想到这个井然有序运转的电厂曾两度遭遇灭顶之灾呢?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让电厂办公及生产区房屋垮塌、百余名人员伤亡、十一台机组悉数受损,四处满目疮痍;2010年的“8·13”特大山洪泥石流,让所辖两个电站厂房全淹,刚恢复活力的机组,再一次深陷泥潭。

  “兴百废,迎难而上。”倏忽而过12载,映秀湾电厂凭借着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从灾难中坚挺而立,涅槃而生,坚持科学发展,引入最新科技,完善运营管理模式,提升全员素质,抓安全、强管理、稳队伍、优服务、练内功、补短板。如今的电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正以“汇聚动力、超越无限”的决心,奋力开创数字化智能水电厂建设新局面。

title

  以现场为王,狠抓安全管理。2015年,电厂主动引入“KYT”(危险预知训练)活动,并基于精益KYT建立符合自身特色的水电检修自主交互安全管理体系(即班组自主安全管理能力提升活动),实现了自主危险预知。据了解,该体系的成功经验后续将在国网系统各级供电公司、电力检修公司等直属产业单位推广实施。同时,电厂深化落实生产现场作业“十不干”、反习惯性违章和全员安全培训;持续提升TPM(全员生产保全)、设备维修保养和消缺质效;狠抓安监一体化平台隐患闭环管理;完善安全监督巡查常态化机制。2017年,电厂主动对标四川能监办“全川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指标体系,至今始终保持A段的好成绩。截至2020年5月6日,电厂安全天数达7926天。

  防范于未然,强化应急建设。映秀湾电厂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龙门山断裂带,地震、泥石流、山崩、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2010年,电厂提出科学建设理念,正式开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历程,组建应急基干队伍、成立应急指挥中心、编写防灾应急预案、开展专项应急演练、建设防灾减灾工程,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应急管理体系。十年磨就应急体系之剑,在重大汛情灾情下经受住了严峻考验。2019年期间,电厂成功抗击汶川“8.20”特大山洪泥石流险情,应急抢险工作获“省公司安全生产特殊贡献奖”;卡杜里电站“5.10”泥石流应急处置获国网国际部高度肯定。

  展技术优势,扩宽运营业务。2017年,电厂开始承担全川小水电水工、水机两个专业的技术监督,2019年,成立水电运检状态评价中心,助力省公司系统179座小水电站管理,打通技术优势、专业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的通道。拓展海外业务,与中电建签定老挝南欧江流域电站运检培训项目,业务拓展转型升级。此外,电厂每年精选优秀的职业管理人,派驻格鲁吉亚卡杜里水电站,发挥高技术电力人才优势,助推国网国际的“一带一路”建设项目。

title

  建铁军队伍,共绘发展蓝图。电厂以文化凝聚力量,塑造灵魂,开展多样化的建设实践活动,成功打造了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以培训强化队伍,扩充知识,综合“素质提升”专项活动,2019年组织了3670人次的内外部培训;以科技改造设备,创新发展,2013年至2019年,取得5项省公司科技进步奖、7项省公司工人技术创新奖、38项专利授权。电厂加快推动与数字化智能水电厂相匹配的组织机构改革、资源优化配置、人才培养储备,为再造一支信得过、拉得出、跟得上、拿得下、打得赢的映电“铁军”蓄势聚力。

  2019年,映秀湾电厂践行“十讲十增强”,坚持党建统领,坚守安全之基,坚决推进“整体运转规范化、生产管理专业化、素质提升综合化”工作主线,以改革创新、进位争先为动力,围绕安全、质量、效益和效率,主动将智能水电厂建设统一到数字化建设方向。目前,根据省公司整体安排,电厂按照先数字化再逐步实现智能化的思路,分步推进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相信未来,依靠强大的战斗力量,攻克一个个难关,迈过一段段阻碍,汇聚磅礴力量,保持昂扬的姿态,用奋斗定义发展新座标,用汗水铸就美好新时代,映秀湾电厂必将以新理念、新姿态、新作为蓬勃发展,奋力建设川西高原上数字化智能水电厂。(潘荣莹)

  信息来源:国网四川映秀湾电厂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