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变电公司:奋力推进阿里联网工程建设

发布日期: 2020-04-08

 

  “36.7℃,体温正常。”4月1日,在7L115铁塔组立现场的站班会上,蒲太平看着体温枪上的数据,对旁边正埋头记录施工人员体温监测表的陈江林说道。

  清明节,在海拔4700米的青藏高原上,在西藏聂拉木县门布乡,由国网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查务~吉隆双回500千伏线路新建工程包7标段工地上,却有数百名电网建设者,还在冒着零下10℃的严寒,顶着强风沙、高辐射,离家千里,为“电亮阿里”默默奋斗着。 

  阿里联网工程包7标段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境内,平均作业海拔超过4700米,是目前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段超高压输电线路,含氧量不到成都平原的40%,施工难度极大。

   “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登塔前安全带、安全帽都要检查佩戴好才能上塔。”4月1日早上8点,施工3班班组长蒲太平在7L115铁塔组立现场站班会上反复嘱咐道。站班会结束后,伴随着轰隆隆的机械运转声,150吨的履带吊装车发动,将该标段去年地面拼装完成的铁塔组件通过吊装的方式进行铁塔组立。

  自2月20日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开复工以来,施工项目部积极响应指挥部要求,精心准备、统筹部署,物资器具和大型器械均已到场到位,班组人员按要求分批次、有序进场;完善后续铁塔组立施工方案,配合政府部门完成复工报备及批复工作;加强进场施工人员疫情期间现场施工安全教育培训及组塔施工技术交底。

  3月25日,该标段吹响全面复工号角,为推进工程进度,施工项目部超前谋划,引进大吨位履带吊装车进行铁塔组立工作。  

  

title

  “我们引进的这个大家伙(履带吊)光自身就重达150吨。”项目总工徐治国介绍道,“可以单吊将20吨塔材,吊起到70米高的地方,满足我们的塔高要求。”

  不到三个小时,在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监管及施工人员的标准化操作下,7L115铁塔屹立在雪山面前。

   “这个吊装车可为我们省了大力气了。”现场的施工人员指着大吨位履带吊说道。在这个走路都累的直喘气的海拔4700米的高原上,大吨位履带吊装车的应用极大的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在组塔效率大幅提升的同时降低现场施工安全风险,保障铁塔组立施工安全、高效、优质推进。

   “使用大吨位履带吊,施工效率提高了3倍。”徐治国说。

  就在履带吊转场到7R120塔位继续进行吊装工作时,施工1班班组长张凤平正喘着大气,拄着登山杖,步履蹒跚的登向7L021塔位。

   “这基塔是我们标段海拔最高的一基,也是我们施工过程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爬了整整三个小时,才到达塔位,张凤平顾不得满地的黄土,一屁股就坐了下去,喘着气说道。

  该标段东部小号侧为山区,长度约23千米,包含塔基92基,基础型式全部为人工挖孔基础。该区域起伏较大,风化剥蚀及冲刷切割作用强烈,沟谷多呈“V”形,山体陡峻,海拔高达4500米至5100米不等,相对高差 50米至500米之间,局部地段相对高差大于500米,地形坡度10°至40°不等,局部地带坡度大于 40°。大型机械无法到达塔位,为非机械化施工段。

  张凤平这次到7L021,是为了查看该塔位基础开挖的情况,根据地形条件制定更优的基础开挖方案。

  由于该标段山区段穿越永久性冻土区,山区又多坚硬岩石,人工开挖基础进展缓慢。为推进山区施工段基础施工进度,施工项目部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决定引用岩石劈裂机进行基础施工,截止4月1日,山区段所有现有索道均已经过复工检查,施工班组人员均已进场并已经过专业医疗站组织的高原体检达标,基础施工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到岗到位,现场安全带、防护栏等安全防护设施均已备齐并完成复查工作。

  与此同时,山脚的索道架设也井然有序的进行。为稳步推进后续山区基础浇筑施工及铁塔组立施工,施工项目部提前策划,在原有16条索道基础上,新增架设索道6条,清明节节日期间,将继续架设其中4条索道,为山区段后续施工的砂石、混凝土及塔材等材料的运输提供保障。

  目前,该标段铁塔组立已完成18基,预计4月底具备放线施工条件,5月初转序进入放线阶段。(周忠秀)

  信息来源:国网四川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