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公司:早安!石渠——5.6级地震 16小时成电人震中救援

发布日期: 2020-04-07

 

  “叔叔,这是啥?”一个藏族孩子好奇地看着锅中正煮得热气腾腾的鸡蛋。

  “鸡蛋呀!有电了,咱就能吃到可口的热饭热菜了。来来,一人一个。咱今天的早餐,加上一碗泡面,一定美味无比!”史俊有些难过,都啥年代了,居然还有不认识鸡蛋的?!偏偏这个地方还真有……

  正午12时,史俊和孩子们开始分享这顿特殊的“早餐”,乐不可支。

  连续忙活了16个小时,20户受灾牧民临时搭建的救援帐篷终于有电了,能不高兴吗?

  4月1日20时23分,在平均海拔4200米的青藏高原腹地—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北纬33.04度,东经98.92度)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距离石渠县168公里外的长须贡玛乡查加部落,并伴发多次余震。石渠整个县城震感强烈。石渠电网目前运行稳定,供电线路未受损。

  地震发生后,救援工作有序展开。4月2日凌晨2时,气温零下8度。作为首批进驻震中的救援队员,国网石渠供电公司东区供电所所长西夏带领3名队员,用一辆皮卡车载满低压电线等临时用电救援设施,备好泡面、饼干和棉衣等,从阿日扎驱车2小时,第一时间抵达了查加部落,开展震后线路特巡。

title

  凌晨3时30分,作为第二梯队,国网成都供电公司第七批援藏帮扶队(石渠组)2名队员史俊、李夫海与国网石渠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工人先锋突击队和青年突击队队员的13名队员组成紧急救援组,备好震后防疫物资,迅速赶赴震中,保障受灾牧民安全稳定用电。

  据了解,查加部落共有120户602人,系一支原始游牧部落,远离尘嚣,逐水草而居,至今仍有不与外族通婚的习俗。由于位于震中,共20户房屋倒塌。为防余震带来的次生伤害,国网电力救援队协助当地政府,第一时间搭建起了救灾帐篷,并为受灾牧民解决了临时用电难题。

title

  “作为一名援藏18个月的老队员,震后我们第一时间通过微信、电话了解到石渠全县电网线路和设备受损情况,随后前往县供电公司参与震后紧急救援。”作为留守石渠县供电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的援藏队员,成都供电公司第七批援藏帮扶队(石渠组)队员罗建说。

title

  “漆黑黑的天,零下8度,168公里,一夜不眠驱车3个多小时,茫茫大草原上,除了狼和狐狸,恐怕就只有我们了。”成都供电公司第七批援藏帮扶队(石渠组)队员李夫海感慨道。

  凌晨7时,国家电网石渠应急救援第二梯队与首批进驻队员顺利会师。牧民白玛扎西在村口高兴地用藏语说道,“你们来了就好啦,有你们在我们就有电了。”

  一到现场,大伙就忙开了:搭建帐篷和临时用电线路、检查倒塌房屋电力安全隐患、宣传安全用电常识……

title

  在海报4200米的高原上,搭帐篷不仅是个体力活,还是个技术活。史俊手拿榔头使劲敲着帐篷钉。突然看见石渠供电公司运检部的多登贡布,跳到了运检部主任泽巴的脖子上,原来正在搭帐篷的他,手不够到帐篷顶部的布了,情急之下就跳上了同事的肩头。眼明手快的史俊急忙用手机记录了这难忘的一幕。

  忙到快中午了,史俊和同事们才想起早饭都还没顾得上吃!于是,他们拿出了从石渠带来的鸡蛋,全部煮了,然后分给了一旁好奇的孩子们。这些孩子,大部分连鸡蛋都没有见过。

  史俊抱着一个牧民的孩子,一边教他安全用电常识,一边说道,“这些孩子们太可爱了,还给我们送来了热奶茶和和糌粑”。

  正午12时,那就一起来分享这顿特殊的早餐吧。史俊吃着一碗泡面,心里特高兴。还有什么比有电了,更让人高兴的事呢? 

  早安!石渠。

title

                                                                                                                         (陈红梅 罗建/文 史俊 李夫海/图)

  信息来源:国网成都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