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公司:产业扶持促增收 照亮乡村振兴路

发布日期: 2020-03-25

 

  四川迈小康,关键看藏区。作为甘孜藏族自治州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康定市,随着2019年59个贫困村、2926户贫困户全面完成脱贫任务,康定市实现了全域脱贫摘帽!

 

  脱贫摘帽后是不是该放下肩上脱贫攻坚的担子呢?国网甘孜供电公司康定市供电公司在实现脱贫后继续用电力支持产业发展,让藏区百姓不仅脱贫,还要致富,让乡村振兴走得更快、更稳、更好。

  “种植+电力” 卯足干劲忙不停

  3月20日,康定市呷巴乡铁索村高原生态农业示范园被冰菜的嫩芽染成绿色的海洋。呷巴乡的26名工人在田地里忙得不亦乐乎。

title

  “主要考虑到康定市比内地的电价更便宜,投资成本比内地低,阳光、水份也适合种植,所以我们就过来投资了!”铁索村高原生态农业示范园负责人安玉明介绍道。

  2016年,安玉明所在公司总投资1100余万,在康定市呷巴乡铁索村,打造了300亩高原有机蔬菜示范基地和1000亩标准化黑青稞种植基地。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自2016年以来,康定市供电公司累计投资3893万元,为呷巴乡新建高低压线路229.85公里,新建台区86个,总容量2850千伏安。推动了铁索村高原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园发展,让当地群众“腰包”鼓起来、日子美起来。

  “以前家里穷,没有挣钱的门路,现在好了,在村里就能干活挣钱,和城里上班的工人感觉没啥区别。”铁索村贫困户旦珍卓玛边熟练地给菜浇着水边笑着说,如今他每月收入至少2500元,成了让人羡慕的致富能手。

  “高原有机蔬菜大受内地消费者欢迎,销路不愁!现在电力这么稳定,我们的下一步计划是开设农家乐,到时还要麻烦电力公司来帮我们安装更大的变压器!”在电力的强劲推动下,乡村特色产业迅速崛起,安玉明通过种植产业带动铁索村村民脱贫,个人年收入已达100余万元。

  一片片泛绿的冰菜随风飘扬,一顶顶白色的大棚扬起希望的风帆。相信呷巴村的蔬菜大棚将迎来一个又一个春天。

  “养殖+电力” 致富奔小康

  “我的小猪仔们全靠浴霸取暖,没有取暖设备小猪仔们冬天很容易被冻死,非常感谢你们提供了稳定的供电!”3月19日,康定市甲根坝镇瓦吉藏香猪养殖合作社负责人泽仁瓦吉握着甲根坝供电所所长高德建的手,激动地说。原来,藏香猪养殖合作社突然停电了,泽仁瓦吉急的不行,幸好高德建和同事们及时处理了故障,这才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title

  要说泽仁瓦吉,他可是甲根坝镇的脱贫先进人物。2014年以前,泽仁瓦吉和妻子一直靠上山捡菌子、虫草养活家中4口人,是甲根坝镇日欧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镇上的帮扶下,2015年,泽仁瓦吉在农村信用社办理了精准扶贫贴息贷款3万元,在自家院子外盖起了猪舍,确立了以养殖藏香猪为脱贫主导产业。

  2016年,康定市供电公司为甲根坝镇“电力助推脱贫攻坚”农网改造工程投资990万元,新建高低压线路61.47公里,新建台区18个,总容量1200千伏安。看到有了充足的电力保障后,他牵头成立了康定瓦吉藏香猪养殖合作社,扩大了藏香猪养殖规模,还让自愿加入合作社的日欧村两户贫困户共同经营发展。

  2019年,泽仁瓦吉的藏香猪养殖数量已发展到200多头,年底出栏100头,扣除开支年纯收益8万多元,享受产业达标项目补助1万元,合作社成员春节人均分红4000元,泽仁瓦吉所有债务都已还清,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多亏了政府的好政策和电力公司的帮助,我的猪舍才能发展得这么好。以后我不仅要自己致富奔小康,还要带着合作社的村民一起奔小康。”泽仁瓦吉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加快实施,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转向藏区这片广阔的天地,电力保障更加重要。康定市供电公司加强农网改造升级,有效解决了贫困乡村配电网薄弱问题,全面提高康定地区电网支撑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保障。(刘佩雯)

  信息来源:国网甘孜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