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公司:海拔3300米!电网员工复工首日踏雪组塔

发布日期: 2020-03-20

  3月14日,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与马尔康县交界处,平均海拔3500米的鹧鸪山,山里依然白雪皑皑,春尚未至。

  当日,是国网成都供电公司“三区两州”阿坝夹壁至马塘110千伏线路工程的复工首日,也是首批进驻鹧鸪山准备复工的施工负责人罗振瀛“隔离”14天后的解禁之日。

  欲上鹧鸪“雪”满山

  鹧鸪山距离成都270千米,因山体形如朝着太阳飞的鹧鸪鸟而得名,再加上鹧鸪鸟叫声奇特,古时候拟音“行不得也哥哥”,像是在告诉路人鹧鸪山险峻奇绝,没有做好准备可万万“行不得也”。

  早上8点,天色渐晓,气温不到5度。群山环绕,青石嶙峋,深邃的蓝天伴着凝滞的云团。一群身着蓝衣、戴着白色口罩的人,驱车开到了只能步行上山的地方,沿着凹凸不平的马道,匆匆的脚步声瞬间“打破”了大山的寂静。

  他们是来自成都供电公司“三区两州”深度扶贫攻坚工程阿坝夹壁至马塘110千伏线路工程项目的二十余名电力建设者,当天的任务是抵达海拔3300米处的N88号塔位开展铁塔组立工作。

  “老俞,你看这路,确实太难走了!根本就没有路嘛。你可要小心点,别又摔了。”阿坝夹壁至马塘110千伏线路工程项目经理罗振赢,是一个长得很敦实的80后成都小伙,长时间在高原雪地上行走,加上戴着一次性医用口罩,累得他直喘气。

  罗振赢口中的“老俞”,是成都公司“三区两州”阿坝项目总监理工程师俞师愚。其实“老俞”并不“老”,跟罗振赢一样,也是个80后,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

 

title

  在他的带领下,一行人携带着沉重的工器具和随身干粮,深一脚浅一脚,踏着没过脚踝的厚厚积雪,一步一步在原始丛林里探路,向着坡度约40度的N88号塔位行进。

  自去年6月该项目正式施工以来,罗振赢和“老俞”都记不清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多少个来回,但每一次走都好像是“新”的,尤其是大雪之后,原来走过的路就没了。

  雪地路滑,几乎每个人都摔过跤。“老俞”因为在平原上生活惯了,不擅长走山路,所以摔跤最多。为全面掌握施工现场情况,他带着监理部的队员们,跟随施工部的成员们,走遍了所有的塔基,爬雪山过草地,穿越原始森林,从大洼梁子山到鹧鸪山,翻过了一个又一个山头。某次下山途中,走在队伍尾部的“老俞”,脚下打滑突然从坡上滑了下来,危难之际,他赶紧抓住沿路的树枝找到支撑点,手掌却被枝干上的刺扎了个遍,他一边拍打着满身的冰雪一边还打趣说道:“这才是真正地接地气了!”

  尽管“老俞”摔跤都摔出经验来了,但行走雪地上时,他还是连脚指头都“抓紧”了,并不断提醒自己,一定要跟上,千万别掉队。路上,他半开玩笑地说道,“我每多走一步,就离家更近了一步”。

  “这次,我最担心的,不是山上雪大、风大、紫外线强,也不是施工现场的质量和安全管控,而是前期协调和疫情影响施工进度。希望大家都努把力,做好戴口罩、消毒等防护措施,力争抗疫复工两不误,100天内啃下这块‘硬骨头’!”,“老俞”的这句话也道出了罗振赢的心声。

  目前,让两人都深感欣慰的是,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施工安全,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先期已为项目部施工人员配齐了口罩3000个,消毒水20升,医用酒精15升,消毒泡腾片50盒,测温枪14支。

  特殊时期老罗的“焦虑”

  “现在正是疫情期间,开工前,大家先做好登记和体温检测。”步行约半小时后,一行人终于抵达目的地,开始接受人员登记和体温检测。

 

title

  “在施工现场,我们每天都要测体温两次,上午和下午各一次。”一名施工人员测完体温后,在工作负责人的监护下,戴好口罩,开始登塔工作。

  塔下,罗振瀛一直在忙碌着。“叮”的一声,他急忙拿出手机,打开微信,当看到理县政府发来的证明上,第四批72名施工人员返岗进驻获批准,“老罗”脸上的愁容瞬间消失了许多。他立即拨打电话,联系专车组织施工人员第一时间返回。

  疫情发生后,阿坝州严控外来人员进入,经业主前期协调,施工人员需经理县公安局大数据排查、县防疫指挥部批准后方可进入,凡来自中风险区域的人,必须隔离14天,而来自低风险区域的人,则无需隔离,只需要适应高原三至七天即可上岗。

  午后1点,罗振瀛组织工人来到N88铁塔组立现场。再次测量体温,召开班前会进行安全交底和现场抽问。

  “杨曙光,你带3人在地面进行塔材清理,其余4名高空作业人员上塔进行塔材拼接”,随后,“老罗”开始分配任务。

  这是复工首日第一个组塔现场,标志着工程复工进入实质性阶段。

 

title

  傍晚,夕阳中的鹧鸪山分外妖挠,顶峰上的雪几乎和天上的云连接到了一起,罗振瀛却无心欣赏。

  “这雪什么时候才能化?”他不禁皱紧了眉头。

  “4月中下旬吧,今年天气还不错”,杨曙光接过了话。高原施工经验丰富的他,知道“老罗”在焦虑着什么。

  2019年,为全力推进四川“三区两州”电网项目建设,改善深度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用电条件,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发挥集团作战优势,建立了项目结对帮扶攻坚机制。成都公司对口援建阿坝夹壁至马塘110千伏线路工程等三个项目,投资达11287万元,是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和“政治工程”。从国家电网公司到省、市公司,各级部门都要求“目标不变、力度不减、务期必成”。

  “老罗”负责的这段线路工程,是阿坝三个项目中施工条件最艰苦的一个,工程全线建设塔基132基,线路全长46.5千米,95%塔基处于海拔3000米以上,20%塔基处于高寒高海拔重冰区,目前平均积雪深度50-150厘米。工程施工材料物资运输异常困难,不得不依靠骡马运输和架设临时索道相结合的方式。

  “围绕‘6.20’建设目标,以全公司之力做好施工力量储备及施工组织,确保3月15日前正式复工”。国网成都供电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陈强下了“军令”。

  然而,从9月到来年5月,鹧鸪山有8个月都会下雪,号称四川的“雪乡”。除了大雪封山路难行,附近的村民说,这里的原始森林还有熊出没。自去年工程开工以来,成都公司通过成立临时党支部、党员服务队帮扶等方式创造性开展工作,有效克服了高寒缺氧、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等不利条件,目前夹壁至马塘110千伏线路工程完成总工程量的40%,还有60%的任务需要在98天内完成。

  “等不了了,月底安排机械清除进场道路积雪”,罗振瀛微微戚了下眉说道。

  19时,项目部一行人从施工现场返回了驻地,各自“隔离”在房间,使用微信交流复工首日情况并商议次日计划。

  罗振瀛在心里盘算着,“为确保工期,3月底之前分批总共计投入460人、80匹骡马。”(陈红梅 何君)

  信息来源:国网成都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