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绵阳公司:传递爱与光明 春暖花开正当时

发布日期: 2020-02-28

 

  2月19日,在江油市花园路的老旧小区门口,一群身着“电力小绵羊”马甲的志愿者正在为疫情防控忙碌着,协助社区开展排查登记、劝导过往居民按规定带上口罩,同时大力宣传“网上国网”APP等线上交费方式……青春活力的他们,为疫情期间略显沉寂的小区增添了一丝活力。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国网绵阳供电公司的员工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承诺,在人们对生活回归正常、生产走上正轨的无限期待中,守护光明,传递温暖。

  并肩抗“疫”  夫妻双双守战线

  在绵阳公司,有不少“电力工人+医护人员”的夫妻,在这特殊时期,他们,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

  如果用一个词概括国网北川县供电公司擂鼓供电所党支部汪志刚和妻子李媛的春节,那便是“轮番上阵”。疫情来的太突然,夫妻俩双双都投进抗击疫情阻击战中,担心年迈的老父亲一人没有足够精力去照管家中两个年幼的孩子,他们就商量着错开各自在单位的值班时间,轮流回去照顾一家老小。

 

title

  不曾想,2月5日凌晨的一次突发故障,让他俩差点乱了阵脚。5日凌晨2时14分,擂鼓供电所值班人员接国网绵阳调度值班员通知说,110千伏擂鼓变电站10千伏擂镇二线线路故障,造成擂鼓镇河道、建新、任家坪等村居民用电受影响。

  虽然这些村舍内无疫情医院等重要保供电用户,但是用电跟不上,老百姓们无法及时获知外界的消息,容易加深大家的焦虑和恐慌。汪志刚深知肩上的责任,他于凌晨3点在工作群里发起主动巡视征集令的通知,把看护孩子的任务“狠心”交给刚倒班回家的妻子。

  故障查找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从早上7:30兵分四路开始冒雨巡线,到下午15:30分,抢修工作终于完成。连忙赶回家里的汪志刚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赶紧让妻子从照顾一家老小的繁忙工作中歇息一会儿。

  另一边,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国网国网绵阳高新区供电中心配电运检中级工孙航的“幸福计划”,原本,今年春节假期,他要带着妻子,绵阳市中心医院麻醉科规培医师李楠,回到陕西老家,与父母结婚办喜酒的大事。肩上的责任让小夫妻决定留守绵阳,贡献自己的力量。“疫情结束后,我一定带妻子回家,补上和父母的这顿团圆饭”。寥寥几句,是他由衷而迫切的心愿。

  面对疫情,他们或守护光明,或救死扶伤,如果说坚守的医护人员是患者们战胜病魔的“守护神”,那么房间里不息的光亮便是延续希望的“定心丸”。

  关爱延续   涓涓“小我”凝大爱

  在抗击疫情的这段特殊时期,机缘巧合,国网绵阳高新区供电中心员工宋扬多了一个“女儿”。

  宋扬的新“女儿”名叫永倩,今年12岁。2月5号,安州区河清镇向武汉捐赠了45吨蔬菜,蔬菜由两辆卡车负责运输,永倩的爸爸易良波就是其中一名驾驶员。 8号晚上,易良波平安回到江油,按规定进行14天的隔离。平日里,永倩都是由父亲一个人照顾,一个小学生独自一人生活一段时间着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title

  宋扬所在的越野爱好者微信群发出了这个消息,号召有条件的队友能够帮忙照顾永倩一段时间。“她爸爸作为志愿者做这件事真的很有牺牲精神,所以我们也想帮他解决一点后顾之忧,给孩子一个安全、可靠、舒适的环境,也能让她父亲放心。”宋扬谈起自己的初衷。

  很快,宋扬把永倩接到了自己家中,陪两个小朋友一起写作业,玩游戏、做饭等等。不到一天时间,“一家人”便其乐融融了起来,这样的生活,很快就填补了永倩心里那块“空荡”的地方。懂事的她也会替宋扬一家分担些家务。

  两家人就这样结了缘,他们约定,待疫情结束后,会像亲戚一样常常走动。

  无独有偶,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支援武汉的时候,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员工杜茂林也以公益行动为武汉献上了自己的一份爱心。

  2月初,为感恩社会各界对地震灾区人民的大爱,绵阳市安州区河清、桑枣两镇的蔬菜种植户向武汉捐赠100余吨蔬菜,为武汉人民的生活提供物资保障。

  这么多的蔬菜,光靠农户们是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蔬菜采摘和装运的,于是农户们向社会发出了求助和号召。此时,作为启明星集团物资分公司的一名职工,同时也是一名长期从事公益事业的志愿者,杜茂林积极响应,在工作之余奔向田间地头,踊跃投身于蔬菜采摘、装运一线,不计辛劳,与时间赛跑。

  经过五天紧张的劳动,上百袋蔬菜填满整整5辆大卡车,满载着安州人民爱心的蔬菜卡车徐徐启动,向着武汉坚定出发。

  尽一份心,出一份力。在偏远乡村,电力人密切关注各大企业用工信息,因地制宜制定农业生产计划,确保帮扶关爱不断档;电力铁塔下,“技防+人防”双管齐下,“火眼金睛”让设备运行无懈可击,筑牢电网安全堡垒……

  且看街头灯火辉煌,企业机器轰鸣……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余京懋)

  信息来源:国网绵阳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