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公司:鏖战8个月“电亮”大凉山

发布日期: 2020-01-08

 

  2019年,国网广元公司落实党和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建管凉山雷波35千伏上田坝输变电扩建、凉山布拖110千伏拖觉变电站扩建、凉山布拖35千伏西溪河变电站增容改造3个工程项目。 

  去年4月初,电力援建队伍从广元出发,穿越秦岭。来到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

  矗立不变的大凉山,以他原本的姿态迎接着这批建设者的到来,它的巍峨雄壮让人震撼,也让人心中难免不寒而栗。

  奋战无人区   敢肯硬骨头

  雷波35千伏上田坝输变电扩建工程新增变压器容量1万千伏安,组立铁塔8基,新建35千伏线路4千米,紧临金沙江,山高谷深、坡度大,多处施工点在无人区。

 

title

  “山高路险、物资运输难度大,管控起来不容易。”成昆铁路凉山220月华西千伏牵引站工程项目经理邓正涛说:“整个工程需要塔材、沙石、水泥等材料约500吨,8基铁塔全部处在平均海拔2700米的山脊上。”

  “参加过那么多电力施工,在海拔约2700的高寒地区施工还是头一次,这里空气中的含氧量比其他地方要低……。”蹲在一边啃着方便面的另一个项目经理唐波说道。

  海拔高,谷深。最大的困难就是塔材运输,只能用骡子沿着山间小道,一点点地往山上运送,窄的地方只有几十厘米。运送长度大于5米的钢筋时,骡子拐弯转身都困难,只能靠人力搬运,很多地方有搓脚石,一不留神就会栽下悬崖。因此他们不得不脚手并用,抓住旁边的树枝,一步步往上爬,下山时慢慢往下挪。

  “直线距离只有400米左右,爬坡翻谷步行至少要1小时以上。”从峡谷往山顶搬运绞磨机的工人们说道。         

  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业主、施工、监理方充分发挥敢打敢拼的精神,他们把矿泉水、方便面背上山,饿了就地肯几口,这样省时。         

  用现场施工人员的话来说,有树枝抓算好的了,4号塔所处位置在数百米的崖壁上,下面是金沙江峡谷,崖壁上没有杂木。

  这基塔的施工是最难最危险的,作业几乎在悬崖峭壁上,骡子运材料。要人力将60吨左右的塔材搬运到位,难度系数很大。 

  施工人员在陡坡上开出一条小路,并在沿途打好桩(方便手抓),施工人员相互配合,接力传递塔材。

  在各方的合力攻坚下,10月14日,雷波县上田坝35千伏输变电扩建工程主变充电正常,全部变电及线路设备通过验收并投入运行。这是国网四川电力2019年新开工44个35千伏及以上“三区两州”电网建设项目中首个投运的。

  3次空运设备 小到一根数据线

  成功了,成功了,提前1个多月投运成功了!”

  12月7日15时50分,位于凉山的布拖托觉110千伏变电站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这是全县唯一一座110千伏变电站,承担着该县30万人口的供电任务。该站扩建工程的投运,为国家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能源保障。

  扩建1台40兆伏安的主变,在其他地方也许很容易,但在布拖却不相同,只有援建人员才懂这当中的辛酸历程。

 

title

  布拖是彝族聚居核心区之一,这里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海拔高、突发事件多、风俗习惯及保电任务重……这些是援建人员克服的重重压力。

  11月,该站进入设备调试期,却遇到重重“关卡”。有两件事让人既焦急又痛惜,影响工期大半月。

  厂家技术人员对该站设备进行调试时,发现通信通道不通,前期交换机无法修改配置,急需厂家专用数据线。

  当时整个站停电,全县仅靠35千伏小水电供电,与主网失去联系,电网风险非常高。大家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11月15日22时许,数据线从北京空运至西昌,援建人员连夜接机,由于雾大,能见度低,第二天凌晨5点运到托觉站,当晚设备调试成功后,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由于受地理环境限制,一共有3次空运,大到200公斤光纤尾缆,小到一根数据线。有的空运到成都,有的空运到西昌。           

  数据线事件之后不久,又遇当地彝族年放假7天……说到这里,冉坤刚声音硬咽了。

  入乡随俗。虽然只有1天时间调试结束,彝族节需要保电,只能调试,调试人员返回厂家。

  26 日,终于等来开工。然而,事情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顺利,设备调试人员下飞机后突发脑溢血,两天后抢救无效死亡。

  前期20天的调试数据在病故技术员的电脑里,因其他原因, 家属不愿交出电脑。

  经过协调后,厂家重新派2名技术人员从头调试,援建人员吃住在现场,24小时为调试人员做好后勤保障,确保变电站如期投运。

  坑洼泥巴路挡道  材料运输难

  12月20日,在35千伏西溪河变电站内,工人们冒着冰雪天气夜以继日地对站内设备反复检查,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这是一座建于2003年的老电站,担负补洛乡、地洛乡、瓦都乡等5个乡镇约8千户彝族同胞供电任务。虽然所带负荷不高,但站内设备老旧,供电可靠性差。

  进入10月以来,因环境复杂多变,布拖县周边气候垂直、水平差异很明显,一般都是东边白雪皑皑,西边艳阳高照,前行数千米又是浓雾弥漫,能见度不足50米。

  除了地形、气候差异外,通往西溪河变电站的路况给援建队伍来了又一个“下马威”。烂泥巴路、路面坑坑洼洼,距县城仅25千米,开车也要两个多小时以上时间,施工运输难度可想而知。

  唐波介绍,由于路况不好,货车司机都不愿意去,材料运输成了大家最头疼的事。有一次施工队在前往西溪河变电站施工现场的途中,车牌都被颠簸掉,要不是被警察拦下,还不知道。

  山再高、路再烂。也阻挡不了援建人员电亮大凉山、造福彝族同胞的铿锵步伐。广元公司依托项目部成立了“三区两州”援建凉山工程临时党支部,临时党支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勇担使命,围绕重点攻克难点、重大节点带头攻关。

  援建人员每天8点出门,晚上9点左右回到项目部,在当地兄弟单位的协助下,想尽一切办法寻找材料运输车辆,确保变电站增容扩建工程的顺利推进。(李恒惠 蒋孟端)

  信息来源:国网广元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