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豆腐干味道巴适得很还可以吃耍尔子……”伴随着熟悉的吆喝声,近两年,产于大渡河东畔古老太平镇上的太平豆腐干年产量竟不知不觉已地达到了数百万方。 12月10日,在乐山市沙湾区太平镇,笔者走进多家忙碌着的豆腐干作坊,探寻背后的奥秘。 “记得那部影片好像叫《心中的味道》,影片中倒豆子的就是我。”太平鑫鸿豆腐干年轻的掌门人张元嘉对2年前参加拍摄的那部微电影还记忆犹新。当时刚好处于环保整治的攻坚阶段,作为太平豆腐干传统制作工艺中必用的木碳灰已彻底失去了供应。 “当时,我家烘烤豆腐干的炭火炉刚停不久,准备进行改造,隔壁一家正好用的电烤箱,摄制组有不少镜头就在那里拍的。”张元嘉进一步介绍说,一开始对豆腐干制作用炭吸干还是用电烤干哪种更好吃,大家还有争论。不过,很快随着电能替代的进展,大家的精力逐渐从这种争论里走了出来,产量提上去了,味道也没变,就像影片里描述的,镇上的每一家豆腐干作坊都在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老味道。 据张元嘉介绍,随着《心中的味道》的热播,太平豆腐干的知名度提升了,很多人都知道沙湾太平镇有个出名的小吃,市场也由之前的乐山市各区县,拓展到了成都市甚至省外,买来带到国外去吃的也有。“我家的豆腐干在产量上比去年提高了30%至40%,今年生产豆腐干用了二、三十吨豆子,生产了豆腐干四五十万方,成绩还是不错的。”另外一家豆腐干的老板谈到变化,脸上也溢满笑容。 “后来不是又拍了一部微电影,名字就叫《太平豆腐干》吗?很多镜头是在我家拍的,我们比较早地把做豆腐干的装备改成了电气化。”镇上乐家豆腐干的老板娘也开心地说到。如今,乐家、胡记、鑫鸿、海鲍、响簧等6家太平豆腐干生产作坊的产量都分别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2019年,该镇豆腐干生产总量高达数百万方,消耗黄豆等原材料200余吨,豆腐干的销路辐射乐山市各区县、周边各市,甚至部分销往省外和海外。因电气化设备的普及,豆腐干生产线实现了量产,打浆机、分离机、电烤箱、散热机、消毒柜、真空包装机等电气设备分布在豆腐干生产线的各个环节,为小镇上这个颇具特色的美味产业贡献着力量。 “我前段时间定了两台消毒柜和真空包装机,还没到,到了要麻烦你们过来给我安一下三相电哦!”年轻帅气的张元嘉自从长辈手里接过太平豆腐干的传承,对于豆腐干产业的未来,有着和老一辈“做豆腐干养活家人”不一样的规划和目标。 “每年下半年是我们豆腐干产业的旺季,微电影给我打响了名号,乘着这股东风,我们将市场拓展到了成都及省外,也跟多家代理商有了合作,所以扩大产量是必须的,这不,我才加租了两个门面,购置了几台机器准备加大产量,未来如果做得好,预计将就地办厂,扩大经营!”张先生滔滔不绝地描绘着他豆腐干产业的发展蓝图。 据了解,在选择清洁的能源替代传统烧炭烧煤方面,镇上也有部分豆腐干作坊使用的是燃气炉。“燃气炉的正常工作也是需要用电,只是不主要消耗电而已。不管是否直接用电,我们都会为大家服好务,让我们镇上的传统手艺得以传承与发展,让太平豆腐干延续着古老的风味。”来自太平供电所的刘兵说到。 在乐山范围内,电火锅、电锅炉、电蓄冷等多种电能替代方式正被社会各行各业所接受,电能替代电量逐年攀升,仅在沙湾区,就从三年前不到100万千瓦时增长到了目前年替代电量500万千瓦时的规模。电能替代正在为企业降本增效、转型发展发挥出积极的作用。(李福容 文惊涛) 信息来源:国网乐山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