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记“中国金牌最美供电所”】天府新区:彭镇“打卡地”

发布日期: 2019-12-09

  11月28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基层供电所建设经验交流研讨会,揭晓第五届“中国金牌最美供电所”及“中国最美供电所”评选结果,其中,国网天府新区供电公司彭镇供电所荣获“中国金牌最美供电所”荣誉称号。

title

  国网天府新区彭镇供电所主要担负成都市双流区金桥、彭镇2个乡镇,27个行政村,9万多人口供电任务,相比之下供电人口不算多,供电面积也不算大的普通供电所到底又“美”在哪里?

  通过一段时间的采访和了解,笔者认为彭镇供电所的“美”主要在三个方面。

  “美”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使命担当

  金桥、彭镇两个农村小镇,位于“成新蒲”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带的核心区域,近年来,彭镇供电所在助力美丽新农村建设以及服务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坚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不仅给当地村民带来了“真金白银”,也带活了一方经济,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赢得了当地政府、村民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title

  金桥镇临江村,数年前还只是一个普通的乡村,但近年来在可靠电力的保障下,通过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建起了以千亩胭脂脆桃,百亩火龙果、木瓜、草莓等为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并通过举办桃花节发展乡村旅游,村子环境越来越美,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更受到了央视等媒体的关注。

  “特别是今年桃花节临江村推出了成都地区首创的‘桃里夜景’,更是打响了属于自己的特色IP。”临江村村党支部书记周玉强说,临江村的蜕变离不开可靠电力的支持。记得三年前,临江村乡村旅游刚刚起步,但却遇上了用电瓶颈,用电高峰突然出现的低电压让大家措手不及。当时,眼看桃花节举办在即,大家更是得愁眉不展。

   “结果村民将情况反映给彭镇供电所,供电所的同志立即就展开了行动,加班加点解决了大家的燃眉之急。”周玉强回忆,供电所员工当天就到达现场,第二天就落实了临时解决方案。

title

  更让他和村民称道的是,考虑到临江村的实际需求和今后发展,彭镇供电所及时申请了供电线路新建和改造项目,对临江村开展全面电力改造,同时安排专人为桃花节保驾护航。自此,临江村的桃花节一年比一年热闹,再也没出现过用电方面的问题。

  在可靠的电力保障下,借着乡村振兴的春风,越来越多的村民办起了农家乐、草莓采摘园,当上了经济作物种植户。如今,临江村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不少村民年均增收超过2万元。

  在金桥、彭镇,彭镇供电所主动服务的不仅只是临江村,更是每一名客户。彭镇供电所所长王德华表示,近年来,随着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拆迁,村民的临时集中,以及现代观光农业的集中化、高速化发展,供电需求也急速攀升。为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彭镇供电所在结合地区发展趋势加快推进电网建设的同时,专门建立了低电压动态管控机制和主动服务机制,在发现或得到群众反馈的用电问题后,均是立即上门,当天查勘,确定整治方案,助力辖区内30余个美丽幸福新村、现代观光农业、乡村旅游配套等项目的顺利落地。

  “美”在履职尽责中的默默坚守

  除了坚持做好发展保障,立足日常尽职尽责也是彭镇供电所坚守的行为准则。

  “供电所吗,我这是岐阳村,我们村突然停电了......”1月11日凌晨1时22分,彭镇供电所抢修值班室响起了急促的电话铃声。

  本来这样的对话对于供电员工来说都只是很平常的报修信息,但考虑到当时并不是用电高峰,也没有雷雨大风等天气,这场“异常”的停电也立即引起了供电所值班人员的警惕,随即迅速向现场赶去。

  10多分钟后,供电所值班人员便到达了现场,并通过巡视找到了这次停电的原因。

  在岐阳村一片田野中的变压器台架上,原本安放在上面的岐阳村8组315千伏安变压器已经被整个移到了地面,从现场痕迹来看,这是一场典型的盗窃电力设施行为。可能由于电力员工的及时到达,盗窃份子还来不及实施进一步行动,就被突然出现的抢修车辆吓的逃离了现场。在对情况进行摸清后,值班人员随即向供电所管理人员进行了汇报,同时拨打了110报警电话。

title

  凌晨1时50分许,供电所管理人员、支援的同事以及派出所警官陆续到达现场。在向警官介绍并登记了情况后,为了防止盗窃分子去而复返并及时恢复百姓用电,大家决定现场留守,并随即联系特种车辆,准备将变压器运回供电所,避免再次受到盗窃和破坏。

  当时已经是深夜,又正值寒冬时节,联系特种车辆并不容易。在连续打了好几个电话后,终于联系上一个能够吊装变压器的队伍,但通过电话沟通的结果,他们还需要等待数小时才能到达现场。

  为确保变压器的安全,彭镇供电所留守4人就一直在变压器旁的田间守护。此时,冬夜的寒风特别刺骨,4人很快就被冻的瑟瑟发抖。为了御寒和照明,大家临时搭建了一个火堆,大家围坐在火堆旁,等待特种车辆的到来。

  凌晨4时17分,一辆叉车终于到达了现场,在顺利将变压器运回供电所以后,冻了一夜的供电所员工也没忙着休息,第一件事就是将因变压器被盗导致停电的恢复工作进行了安排,并准备相关材料。

  7时许,天刚亮,供电所人员又再次来到被盗点,通过负荷改接的方式,最终于当天11点恢复了相关区域的供电......

  一直以来,彭镇供电所认真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每名员工坚持立足自己的本职,立足于点滴,坚持用心服务客户,在设备运维、抢修抢险、便面服务等方面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夯实服务基础。特别在今年迎峰度夏期间,面对供用形势紧张和雷雨大风极端天气频发的情况,供电所几乎全员无休,完成大小抢修抢险任务400余起,用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默默坚守在“让客户放心用电、满意用电”的一线战场。

  “美”在弘扬优良传统中的关爱奉献

  说到彭镇,特别是彭镇的文化地标,可能很多当地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彭镇杨柳河畔的百年老茶馆,这里也是众多喜爱摄影游客的“打卡地”。

  茶馆,同样也是彭镇供电所党支部每月必去的“打卡地”。当然不是刚才所讲的老茶馆,而是老茶馆不远之处的“彭镇柳江爱心茶馆”和“金桥永和爱心茶馆”,这两所茶馆分别于2010年和2014年开办,是专为周边6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服务的公益性服务场所。彭镇供电所员工去这里,既不是为了喝茶,也不是为了摄影“打卡”,而是为老人开展服务。

title

  这两所“爱心茶馆”的创建人之一正是彭镇供电所党支部委员、副所长李小兵。数年来,在李小兵的带领下,服务老人的活动也成为了供电所党支部每月的固定动作,每月供电所志愿者都会到“爱心茶室”开展为老人理发、修剪指甲、打扫卫生、聊天谈心等服务,“爱心茶室”也成为了彭镇供电所志愿服务的活动阵地,以德为美,积极弘扬敬老爱老优秀传统文化更成为了供电所团队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到“爱心茶室”开展集中服务老人的志愿活动外,彭镇供电所也把服务空巢老人、孤寡老人以及困难群众作为了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各敬老院、村社建立了定点联系机制,并通过台区经理收集了各村社空巢老人、孤寡老人以及困难群众的情况信息,建立台账,开展常态上门服务。

  在良好团队文化和氛围的熏陶下,彭镇供电所员工精神面貌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改变,并坚持以善小而为,用实际行动奉献社会,传递正能量。

  7月9日下午1时许,一位老人突然在彭镇街头晕倒,引起一阵惊呼,路过的彭镇供电所3名员工闻讯后立即上前查看。发现现场路边躺着一位老人,同时旁边不远处还有一名不知所措的群众。原来这名群众路过时,发现老人突然晕倒在地,并且脸色苍白,双目紧闭意识全无,因为不知如何处置,所以才大声呼救。

  在观察老人的紧急情况后,彭镇供电所员工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并毫不犹豫开始了急救工作,其中一位用手当枕头轻轻托起大爷的头部,并给老人掐人中。等老人苏醒后,他们用一件软薄的衣服垫在老人头上,还有人去给老人倒温开水。

  整个施救过程有条不紊,在等候120的过程中,彭镇供电所员工询问老人家住哪里,能否记得家人的联系方式等,但大爷回答含糊不清。于是,彭镇供电所员工一直便在老人身边守护,直到120到达将老人接走。此时,有很多群众都围了过来,一时间,大家在了解情况后纷纷为电力员工的暖心举动点赞。

  彭镇供电所员工数年如一日,积极开展敬老爱老服务的事迹也受到了当地百姓、政府以及社会的高度评价,并在今年双流区“七·一”纪念活动上受到了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的表彰。而在他们的带动下,双流供电公司乃至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到爱心茶室服务和敬老爱老服务中,如今位于彭镇、金桥的两所“爱心茶室”也成为了广大社会志愿者心中弘扬敬老爱老优秀传统的文化地标。(兰小伟)

  信息来源:国网天府新区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