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变电公司:雪山高原架银线 脱贫攻坚勇担当

发布日期: 2019-11-25

——国网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500千伏马色线雪山高原施工纪实

  11月10日上午10时50分,“最后一相导线成功锚固,张牵机停机。” 在冰天雪地的阿坝州雪山上,由国网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500千伏马尔康至色尔古双回线路新建工程顺利完成全线贯通,标志着该工程施工难度最大、施工环境最恶劣的标段,标志着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

  这是送变电公司在本年度完成500千伏蜀丹三回、雅安水电送出加强、雅中换流站等工程后,继续高质效完成四川电网建设急难艰险任务。

  以人为本 筑牢生命保障体系

  “不好!长时间持续的道路滑坡,耽误物资材料大运,滑坡点下方八家寨藏民耕地和住地安全也会受到影响,立即启动专项应急预案。”2019年6月21日12时27分,在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海拔3300米的N219塔位点,马色线项目道路维护负责人突然发现索道附近施工道路山体发生再次塌方。

  “这次工程修筑的无人区施工道路是一根难啃的骨头,该条线路高差达1600米,最高海拔至4600米,线路迂回曲折,长期的大雪、暴雨天气和泥石流、塌方,导致道路修筑难度极大。”该工程施工项目经理毛建东说。 

title

冰天雪地里的500千伏马色线

  据悉,工程修筑的黑水县无人区施工道路线路长13千米,沿线海拔3100米至4600米,承担着90%的物资材料大运任务,大大缩短了小运距离,成为工程运输大动脉、保障施工人员生活的一条生命线。为有序推进工程建设,项目部齐力攻坚克难,倒排工期,高质效开展道路修筑维护工作,保障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该工程线路95%塔位位于无人区,基本无信号覆盖,通讯状况很差。为提升现场施工质效,保障作业人员和项目部的通讯畅通,送变电公司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与中国移动多方面的协调沟通,在各级部门的努力配合下,将最初的2G无线通信方案调整为可传送电子资料的4G光纤通信方案,提前接洽准备光纤通信人员、车辆和工器具,有序进行光缆的展放和调试工作。在历时2个多月后,完成了无人区高海拔通信基站的架设,实现了与外界的无阻畅通互连,极大地解决了现场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

  同时,送变电公司还建立习服基地,在各班组搭设板房医疗点,常备高原应急药品、便携式氧气瓶,对参建人员开展了进场前的医疗卫生培训体检;为现场人员配置防寒工作服和防寒安全帽;购置高原制氧机,缓解因高寒缺氧带来的头痛失眠等不适,全力确保作业人员健康安全。

  6月28日清晨,伴随着发电机的轰鸣声,工程海拔4500米位于T181附近无人区通信基站架设调试完毕,实现施工段通信“盲区”全部通讯畅通,此时现场施工人员惊喜地发现通讯设备终于有了信号。

  精细管理 推动生产经营提质升级

  “我们需要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变化,对分包、材料、机械、建场、项目管理等成本费用进行偏差分析,针对性地进行开源节流,这次主要细化已产生的采购装置型材料、机械和项目人工管理费用,研究出预算控制措施。”5月30日,在500千伏马色线IV标经济活动分析会上,送变电公司经营管理部相关专家强调。

  自2015年以来,送变电公司在该工程试点先行项目前期经营策划工作,强化效益成本意识,严控经营成本。通过多次实地踏勘,将现场各项难点因素细致列入设计费用项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多次召开经营交流会议,分析以往工程建设经营案例,完善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健全经营体系,提高经营人员应急处置能力和业务管理水平。

title

500千伏马色线穿越高山大岭

  “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项目对于重型索道建设、塔位操作、材料堆放平台、陡峭塔位人行栈道搭建、无人区施工道路修筑及维护、生命医疗保障等特殊施工措施费用,针对制定了一系列专项费用实施策划方案;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天气、习服、高原降效、运输等不利因素影响,与成都平原地区常规工程作因素比较分析,计算出工程基础分部工程施工效率,实现了真正的开源。”毛建东介绍道。

  通过过程费用测算和技术方案经济分析比较,该项目多次优化索道架设、砂石供货、道路修筑等方案,建立项目部管理费明细使用计划及台账,大幅节约项目管理费成本,提高运输工效,缩短施工工期;紧紧围绕业主里程碑工期优化施工组织计划,提前分析困难,制定对策,避免成本预算列漏和过程超支重大项,实现精准预算,减少分包索赔,做到“开源”“节流”双管齐下。

  创新引领  激发团队创造活力

  “10吨级货运索道已完成架设工作!如果载重试验成功,该型索道的研究和开发将与3吨级、5吨级标准化货运索道一同形成体系化运输方案,有效解决高山大岭线路建设物资运输难题!”7月2日,在四川阿坝州米亚罗镇500千伏马色线IV标工程现场,送变电公司副总工程师景文川正激动地和中国电科院专家交流。

  四川清洁能源丰富,超高压、特高压线路建设需求大。省内地形复杂多样,除盆地底部的平原和丘陵外,大部分地区岭谷高差在500米以上,地表起伏大。随着电力线路通道不断向山区延伸,材料运输成了制约工程建设的难题。相较于人力、畜力、直升机等运输方式,标准化货运索道具有安全、经济、环保优势,且能适应各种地形,在山区线路工程运输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电力技术和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线路材料、设备单件体积不断增大,小吨位如3吨、5吨级的货运索道逐渐不能满足张牵设备、导线盘等重载货物的运输要求。

title

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运用铲雪机清扫施工便道

  为全力攻克全地形地貌输变电工程建设重型物资运输难题,保证设备运输及时安全,7月3日,由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中国电科院共同研发设计、测量与试验的“多索索道动力计算方法及特高压直流工程货运索道应用技术研究”项目顺利完成10吨级载重试验,达到设计目标。该型索道的成功研发,将极大地提高山区线路工程的运输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填补了高山大岭10吨级货运索道运输的空白。

  创新引领工程建设。该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创新安全防护器具,专门针对项目海拔4500米左右的10基地质特别破碎基础而研究设计“应急逃生笼”,该器具安装、拆卸和运输方便,强度高、防护性能好,在发生坑壁塌方等应急情况下,对坑底施工人员能发挥很好的安全防护作用。

  红色阵地  实现党建生产双融双促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红色阵地,送变电公司坚持以“红色阵地”为引领,将支部建在项目上,建立项目党组织战斗堡垒,推动“党建+”工程的实践探索,将党的建设深度融入到工程建设和应急抢险中,实现党建与生产经营双融双促。

  2017年8月8日21时,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8月9日10时,工程驻黑水县项目部迅速携人员、物资抵达九寨沟震中。“现在余震时有发生,大家在执行现场任务时注意避开碎石易滑落区域,确保自身安全。”以项目党支部书记毛建东带领的党员队伍带头冲锋,充分发挥旗帜领航、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的核心作用,全力攻克受损的35千伏九火线抢建任务。

title

500千伏马色线雪山之巅的“高空舞者”

  项目党支部切实将安全生产、项目经营等业务工作理念引入并充实到安全专题党课、工地夜校等党建活动,持续检验并改进“4x3标准”等实用举措,建立更优融入机制,实现价值创造;持续安全生产、廉政安全齐头并进,开展项目部之间互学观摩,互通党员教育管理和支部班子建设经验,持续优化管理模式,建设一支合格过硬的工程一线党员队伍。此外,项目部还通过参观卓克基、芦花会议会址红色文化阵地,传承红色基因;开展宣传安全用电志愿服务活动,搭起支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以“趣味运动会、团建活动”等形式开展文体活动,展示项目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组织技术技能竞赛,有效提高专业技能,促进作业层班组建设。

  不仅如此,为推动项目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践行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积极开展“双结对”活动,将攻坚藏区电力发展和投身民族地区结对攻坚统一起来,广泛开展电力扶贫、地方党支部结对共建等多项活动,不断锤炼队伍作风士气,提升党建水平,做到了党建工作和工程建设的双融入、双促进、双提高。

  工程链接:

  由国网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500千伏马色线II和IV标段,共新建铁塔148基,线路全长82.796千米(折单),途径阿坝州马尔康、理县、黑水县等地,沿线海拔3100米至4600米,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翻越鹧鸪山、三奥雪山等高原雪岭地带,全年冰雪期长达8个月,穿越无人区25.273千米,其中无人区新建线路达21千米,均为高原高寒重冰区,同时,跨越多条国省道和电力线路,施工难度极大。工程建成后,将满足阿坝地区水电外送需求,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同时优化四川北部电网结构,增强供电保障能力,助力藏区脱贫攻坚,加快推动阿坝地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尤琅)

  信息来源:国网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