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灯火璀璨的大街小巷,电已经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电从哪里来?怎么来到我们的身边?变电站当然是最大的功臣。如果没有变电站,我们普通老百姓想用电,就像站在地面上想登上天上的飞机上那么难。 变电站如此重要,眉山的变电站到底怎么样?几个数据告诉你。 2001年12月国网眉山供电公司成立,眉山电网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眉山电网供电量从2001年的13亿千瓦时快速增长至2018年的105亿千瓦时,形成以2座500千伏变电站为支撑、9座220千伏双环网为市级骨干网、34座110千伏变电站双电源全覆盖的坚强网架格局,一个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技术适用、供电质量高、设备运行优良的新型电网,将更好地服务于眉山社会生产生活,助力城市发展,点亮眉山人民新生活。 眉山电网由小到大,由弱至强。从“用上电”到“用好电”,变电站是重要标志。一代又一代的电网人用心血和汗水守护着这连接万家灯火的电网起点,见证着眉山电网不断坚强、智能、先进的发展历程。 第一座11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东馆变电站 说起眉山有历史的变电站,当然是那座印有毛泽东语录的110千伏东馆变电站。该站于1967年8月20日正式投运,是眉山市第一座110千伏变电站,也是眉山电力飞跃发展的一个起跑点。 110千伏东馆变电站毛泽东语录塔 在风雨中屹立不倒的毛泽东语录塔至今已有52年的历史,作为60年代的精神引领,它见证了眉山电网的发展。随着时代变迁、改革发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新时代的精神内涵,多年前的语录塔提醒着我们不忘“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初心,牢记安全生产的使命,锤炼业务本领,提升变电运维倒闸操作的本质安全水平。 当时的变电站大都离城区比较远,运维人员都是住在变电站值守,把变电站当着家。据老值班员回忆,当时站上生活条件很艰苦,而且由于变电站地处偏远,每次都要带菜上班才能解决一日三餐的问题。 直到2009年12月,眉山电网内变电站实现集群监控,实现了变电站远程值守,运维人员不用再吃住在变电站,工作环境得到改善。作为电网安全生产前哨,国网眉山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一班一直以安全生产为主线,团结拼搏、精益求精,取得了国网公司2018年度先进班组、省公司标杆班组的荣誉称号。 第一座22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平春变电站 220千伏平春变电站投运于1988年7月15日,是眉山市首座220千伏变电站,在上个世纪90年代,全站职工最多达46人。 随着自动化技术飞速发展和管理模式转变,变电站的保护装置已由原来的电磁式保护更新为微机保护,平春变电站也于2009年7月发展成为一座无人值守变电站,如今运维人员通过远程监控,守护着辖区内变电站的安全生产。 原220千伏平春变电站值班室控制屏 这里还不得不提一下眉山市民很熟悉的110千伏大石桥变电站,该站投运于1995年8月1日,建成初期,变电站四周还是一片农田旧房。二十几年过去了,昔日的阡陌农田变为钢筋水泥的摩天大楼“森林”,冷僻的乡间道路成为如今车水马龙的三苏大道,110千伏大石桥变电站伴随着电网发展,见证了眉山的城市变化,为城市发展增添了动力。 21世纪建成投运的第一座变电站:110千伏王村变电站 2003年12月110千伏王村变电站正式投入运行,这是国网眉山供电公司成立后自主建设的第一个110千伏变电站,也标志着眉山供电公司从此拥有了自己的电网建设队伍。自此,一座座变电站拔地而起,220千伏爱国变电站、220千伏天井坎变电站、220千伏宝飞变电站......接踵而至。自国网眉山供电公司成立以来,眉山电网共新增220千伏变电站7座,110千伏变电站27座,眉山电网越来越坚强,源源不断的电流为眉山社会经济的发展输入了强大的动力。 220千伏爱国变电站投运于2008年4月2日,服务于眉山甘眉工业园区。2008年投运初期的变电站最大负荷为25MVA,到2019年最大负荷已增至280MVA,投运11年间负荷增幅达11倍。多晶硅产能6000吨及其下游关联产业项目发展势头强劲;世界500强中国建材集团旗下凯盛科技集团在园区投资100亿元的建设1GW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中国500强的通威太阳能有限公司投资120亿元的建设10GW晶硅切片、10GW高效晶硅电池、10GW晶硅电池组件项目。目前,220千伏爱国变电站正在为甘眉工业园区内企业提供可靠电力保障。 第一座500千伏变电站:500千伏东坡变电站 2006年1月,550千伏东坡变电站正式投运,标志着眉山电网从220千伏升级至500千伏,大大增强了眉山电网的稳定可靠性,改善了川西电网的网架结构,是眉山电力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500千伏东坡变电站 2011年11月,500千伏彭祖变电站成功投运,与500千伏东坡变电站南北呼应,极大改善电网结构,增强电网供电保障能力,为推动眉山经济腾飞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 第一座智能变电站:110千伏尚义变电站 110千伏尚义变电站投运于2013年7月18日,是东坡区首座GIS智能变电站。站内110千伏设备采用了GIS封闭组合电器设备,具有节能环保、占地面积小、运行可靠性高等优点。110千伏尚义变电站投入运行,标志着眉山电网进入智能变电站及智能电网建设的新时期。 110千伏尚义变电站110千伏GIS汇控柜 110千伏尚义变电站的使用光纤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使用GIS汇控柜相比传统汇控柜而言更加节省电缆投资和占地面积,基于通信和组态软件的连锁功能也比传统硬接点连锁更加方便,采用可视化监控系统、一体化电源系统、数字化微机保护、在线监测系统、智能告警系统等先进系统,从主系统到辅助系统全部实现智能化。 此后,110千伏铝城智能变电站、220千伏宝飞智能变电站、220千伏文庙变电站等多个智能站新建工程投入运行。特别是220千伏文庙变电站,工程标准工艺应用率达100%,先后荣获2015年度四川省电力公司工程质量管理流动红旗、2015年度国家电网公司优质工程、220千伏标准工艺示范工地变电站。 第一座220千伏智能变电站:220千伏宝飞变电站 今年9月18日,在220千伏平春变电站,智能机器人“小白”正在对全站设备开展红外线测温工作。当设备温度异常时,“小白”将自动报警,为运维人员开展设备消缺提供依据。 “小白”具备拍照、录音、录像、GPS定位巡视轨迹、自动生成巡视记录、同步上传数据至生产管理系统的功能。整个巡检过程实现无纸化,采集数据精准,巡检流程规范,工作效率相比传统人工巡检模式大大提升。 正在巡视设备的智能机器人“小白” 220千伏平春变电站作为眉山公司运检全力打造的智慧变电站,目前已依托“变电站巡检机器人+高清视频”实现了例行巡视、红外测温远程可视化,并将逐步建立起主设备状态实时可查,辅助设备随时可控,设备远程立体巡检,作业现场远程管控的运检新模式。 变电站内设备经历了从“多油”式到GIS式;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从有人值守到无人值守;从人工拉合开关、刀闸到远程倒闸操作再到“一键顺控”操作;从人工到站巡视到“变电站智能机器人+高清视频+无人机飞迅+移动作业终端”智能化立体巡视。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夜幕降临,穿行在大街小巷,一路灯火璀璨。听着身边不时传来行人哼唱《我和我的祖国》,感觉幸福就是这样简单。 此刻,源源不断的电流正在从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变电站,通过一条条配电线路来到我们身边,点亮一盏盏温暖的灯,唱响一首首动听的歌。(马珅 张慧) 信息来源:国网眉山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