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龙泉驿:银线下蜕变的新农村

发布日期: 2019-10-08

  初秋的9月,从龙泉山脚下沿着蜿蜒的老成渝路往山上走,没有桃花节时的人流涌动,桃树上摇摇欲坠的树叶孤寂而落寞。然而树林中一根根整齐高大乳白色电杆被一根根发亮的银线连接着,向远方延伸着,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

        越往山上走,各具特色“两忘书屋”“等风来”等一批高端大气的民宿又悄然入住到了这片桃花盛开的地方,在龙泉“以工促农、以贸代农、以旅助农”的发展进程中,国网成都市龙泉驿供电公司未雨绸缪,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着坚强的电力保障。

title

  放心地用上“安全”电

  “80年代初,一个村只有一两户家里拥有黑白电视机。一到晚上,满院子全是来附近来看电视的村民,闹热得很,记得当年放《霍元甲》,有个村民晚上看完电视回家时还把腿摔断了。停电也是常事,所以家家都还备有煤油灯、蜡烛等,原桃源村(苹果村)9个组800余户居民就一台变压器,好多主线路都是25平方毫米的塑铝线,电杆全是低矮的小方杆,只能满足居民最最基本的照明,而且一遇到故障,得找队长、村电工层层传递才能得到解决。现在一停电一个电话,一会儿就有人来修了,家家都有了电视,过去那些辛酸的用电故事几乎都快被遗忘了。”近80岁的老党员李绵全感叹到。

  “农网改造前,到处都是歪歪斜斜的小方杆,电线随手都可以触摸到,每年一个村总会发生一两起触电事故。现在全部换成了8米以上的电杆,每家都安装了漏电保护器,安全多了。”桃源村的老村长宋正金说起电力的变化,他感触最深的是现在用电安全、放心。

  2000年供电所成立后,电费由原来的村组统一收改为供电所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农网改造轰轰烈烈开始了,那时抬杆、立杆全部靠人工,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村民与供电所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对满山遍野的电杆、线路全部进行更换,居民的家用电器也逐渐增多。随着桃花经济的发展,农家乐日益增加,线路、设备每年也在不断地改造升级中。电线变得越来越粗、变压器变得越来越多,那些破旧的塑铝线全部变成了70平方毫米钢芯铝绞线、70平方毫米的绝缘线等。桃源村原9个组从1台变压器增至8台,供电所还经常会到各村组开展安全用电宣传,定时对各家的漏电保护器进行检查等,现在老百姓能放心地用上“安全电”了。

title

  便捷地用上“开心”电

  “你看从那边山头上的电杆上专门新架了500米的线路,又埋了100多米的电缆,为我们家安装了三相动力电,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而且就去了一次供电所,整个流程我就在家里完成了,现在手机上就可以充电费了,再也不会因桃花节交通堵塞不能到龙泉及时充费导致停电的尴尬了。”民宿“等风来”曾老板的女儿讲起这个用电经历,脸上一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原来去年年底,曾老板家的房子被投资者看中后,原来的两相电肯定满足不了开民宿的需求。可她家地处山顶,是变压器的末端用户,要安装三相电谈何容易,得从山沟架到山顶,至少上千米,施工难度可想而知,她们怀着试一试的想法到怡和供电所递交了申请,供电所随即就开始了查勘、架线等工作,所有签字、补资料等都是工作人员上门来完成的,不到20天,就完成了从邻村花果一组公变新架600多米三相电源到她家的全部工作。

  据悉,为进一步推动桃花经济的发展,龙泉驿供电公司加大了对农村电网的改造速度。仅2017年、2018年两年,新建10千伏线路134千米,低压线路588千米,新增配变73台。每年2月还会专门组织各部门、供电所开展节前走访、调查,为农家乐的室内、外线路进行检查、整改等;制定有效的桃花节保电预案,为业务办理开辟绿色通道等一系列举措,仅山泉镇辖区内,公司就对300余户农家乐的下户线进行了改造、更换等,为100余户农家乐、民俗安装了三相电源,为龙泉的旅游经济注入了源源的动力。(叶登容)

  信息来源:国网天府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