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美一线员工】攀枝花公司 袁桃:这个小伙有点“忙”

发布日期: 2019-09-19

   变电站设备安装调试工作是考验耐力的事情,还需要丰富的一线经验。如今三十出头的袁桃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设备安装调试工作,他挺“忙”的,大家对他评价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独当一面。

title

  做调试敢于冲在前

  袁桃是“80”后,他的身上有典型的“80”后的好学和开拓精神。

  2008年毕业后他就进入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初到班组,在老师傅的带领下,开始参与变电站安装调试工作。那年,由于赶上新建变电站,于是在建设过程中袁桃主动向长辈请教工作中的“疑难杂症”,积极与同事交流技术难题。他说这一阶段“是接触专业技能的开始,动手能力和对电力专业技术的思索判断能力也在这一时期初步形成。”

  随后的2010年—2011年,是攀枝花钒钛工业园区大兴起步发展的重要年份,他先后参与了220千伏海绵钛变电站新建工程和220千伏新钒变电站石钒西线扩建工程以及之后的220千伏永郎变电站线路扩建工程、220千伏合力变电站新建工程的安装调试工作。

  “加班加点避免不了,当时拿出了全部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袁桃说,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从审核图纸到二次安装,再到保护调试的过程,他提出了多个建议都最终得到领导认可,实施落实。经过这两年较有成效的一次大磨练,他的业务能力得到了很大发展,他也从中学到了电力人应有的专业素养,就是最大程度地发挥工作统筹安排能力,与同事之间的合理分配能力。

  2013年9月,攀枝花第一座智能变电站开始建设,袁桃肩挑重任。他集中精力运用前期眉山跟站学习的经验和知识调整现场施工方法,提高了安装质量,为调试工作做好准备,在调试工作前完成了装置的光口定义、标签制作等准备工作。在进入调试阶段中他和班组主要骨干人员积极配合电科院调试人员和厂家服务人员,处理了保护装置存在的多个问题,最大限度的缩短调试周期。最后调试50天后,保证了攀枝花首座智能变电站顺利投运,电站获得了2013年度四川省电力公司输变电工程流动红旗竞赛奖。

  2014-2015年,袁桃和班组主要骨干人员又先后独立完成上板桥110千伏变电站、纹坪110千伏变电站、大水井110千伏变电站等三座智能变电站的安装、调试工作,以做一个站总结一个站来不断改变施工技术方案,以便缩短工程调试周期。其中,大水井110千伏变电站获得2015年度四川省电力公司输变电工程流动红旗竞赛奖。

  忙项目铸造真强手

  2017年,因公司业务扩展,袁桃被派到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对林周、达孜、堆龙等3个变电站进行主变扩建的工作,担当该项目的项目经理。

  “那边海拔高,天气多变,人员缺氧情况频发,得克服很多突然和不适应情况。”初到拉萨市,袁桃一边努力适应着当地环境,一边带头完成技术难度大、专业性强的工作。同时,他还要根据施工人员不同技能水平与作业习惯合理安排各作业小组进行工作,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进度合理调配物资进场,安排施工计划,以保证施工进度在安全的前提下顺利完成。经过积极努力,攀枝花公司承接的林周、达孜、堆龙变电站扩建工程为江苏省电力公司作为业主方管辖范围内第一个完成投产任务的项目。

  “在工作中,他是个独当一面的人,好学、踏实、肯干,能吃苦,重要是敢管,推进了各个项目的落实。”网源变电分公司变电安生科科长赵继耀说,特别在今年5月开展的220千伏青龙山变电站综自改造工程集中停电检修工作中,袁桃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2019年5月17日,在烈日高温下,电力员工对们对青龙山变电站2号主变压器做最后的检查,确保第二天能与新的冷却设施衔接。已经走过26年风雨岁月的220千伏青龙山变电站是攀枝花市重要的枢纽变电站,涉及供电面积分布较广,大检修需完成设备相关检修任务,确保供电稳定、安全、可靠、高效,还要确保工期赶在6月雨季来临之前圆满结束。可工程却面临设计图纸不齐全的问题。

  为了顺利开展工程,他提早组织施工人员进入变电站进行现场踏勘核实,根据改造任务和现场踏勘情况,自行绘制了集中停电所涉及设备的施工图纸,为现场施工顺利推进打牢基础。随后,经过变电运行人员不分昼夜地对所辖变电站、供电设备进行巡视测温;检修人员在现场加班加点、挥汗如雨;配电运检人员翻山越岭检查每一条线路、每一集杆塔;带电作业人员头顶烈日登上高空挑战着身体的极限……最终圆满完成了220千伏青龙山变电站大型检修工作。

  活到老,学到老;学到老,干到老。袁桃依旧忙碌着,因为热爱,所以忙碌,这是对电力事业最高的致敬。(尹迪)

  信息来源: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