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周大姐当上义务护线员

发布日期: 2019-09-06

   “也没多做啥,每天出门干活多看一眼,没想到起了这么大用处。”9月3日,一场秋雨,金黄的稻穗弯着腰,一排排的玉米挂满农家院落,彭州市桂花镇高峰村10组村民周玉华笑着把四川电力(成都)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罗定春4人迎进了门。

  “周大姐,有没有啥需要做的?”每次来到义务护线员家里,罗定春总要先问上这一句。

  周大姐想了想,转身进屋拿出了一瓶风油精,递给罗定春。“早晨起来蚊虫多,想涂点,结果打不开。”罗定春随手接过,试了试劲头,一个猛旋,开了盖,又递还了去。周大姐一边接过来,一边和党员服务队队员随意的聊着近段日子的家长里短、阴雨天气……

  闲聊了一会儿,队员们开始检查周大姐家中用电设备。屋前屋后转了两圈,发现厨房插线板有烧灼痕迹,队员们把烧灼部分清理干净,换上新的插线板。

title

  周大姐和巡线员之间的缘分,要追溯到15年前220千伏福回一二线投产的时候。这两条线路刚好经过彭州市桂花镇高峰村,周大姐时常都会碰到巡线员经过她家去巡线,每次都会打上个招呼,渐渐也就熟悉了起来。

  今年初,党员服务队发现220千伏福回一线128-129号通道内竹子和杂树距离导线仅3米,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队长罗定春随即找到户主周玉华协调以清理树竹。且鉴于过往“经验”,他和队友想好了一肚子的话准备做“思想工作”。

  见到周玉华,她先看了看罗定春身上红背心写的“共产党员服务队”,然后不等罗定春说完,就爽直地说:“你们的工作,我无条件支持。按你们的标准赔就行了。”出乎预料,协调工作意外地顺利。

  也正是这次面对面的交流,罗定春才知道周玉华家的日子并不好过。家里是平房,丈夫已经过世,周大姐和90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自此,每次巡线途经这里,队员们都要上门看看,帮周玉华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时也为周大姐讲讲家里用电安全、说说线路除患的重要性。一来二去,周玉华成为了一名群众护线员。她经常协助巡线员开展村子里的通道协调工作,平日也会观察线路是否存在异常以及提供当地天气情况等。

title

  在高峰村,有砍不了的树,党员服务队就找周大姐。有一次,周玉华邻居家的树超高超限了,党员服务队却连户主的面都见不到。最后,还是周玉华带着党员服务队敲开了邻居的门:“树可以倒、但是电不能停!这电停了,工厂开不了工,娃娃上不了学。咱们不能这么自私!”在周玉华的调解和努力下,邻居主动砍了超高的树。

  从此,队员们的负重里,除了干粮跟水,还多了药品、大米与油。线路延伸到哪里,党员服务队的关怀便送到了哪里。他们走进冷寂的深山,走进村民的生活,山野僻壤,一抹鲜红,人情暖融。

  据了解,罗定春所在的国网成都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工区所辖输电线路共计220条,2684.23千米(含简阳),7180基杆塔,山区线路占比29.41%。巡视周期每月一次,党员服务队严格履行着自己的工作职责。为避免突发的险情,他们还积极开动脑筋,在地质灾害、山火、异物飘挂等易发区域发展群众护线员,将出现的险情第一时间告知巡线员。

  在发展群众护线的同时,该工区也十分关注群众护线员的生活状况。除了定期送米、油等慰问品,针对发现重大缺陷隐患并及时反馈的情况,都会给予一次性现金或物资奖励。尤其对于生活困难的群众护线员、党员,工区党员服务队更是加大关注力度,想方设法替他们解决困难。

title

  目前,通过近10年的努力,输电运检工区已逐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群众护线体系,已有群众护线员152人,主要分布在都江堰、彭州等区域。而群众护线员也已逐渐成为党员服务队的“另一双眼睛”,企民携手,暖情共赢,共同守护这座城市的光明。(谢勇)

  信息来源:国网成都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