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国网绵阳供电公司高新区供电中心带电班班长冷昌霖荣获2019年度“绵阳市最美退役军人”称号,并作为绵阳市退役军人红色宣讲团成员现场做宣讲。“练就过硬技术本领,成为全省行业专家”是冷昌霖的个人金句,也是他干工作、教徒弟的不二准则。 尽管只有短暂三年的军旅生涯,但这1000多个日日夜夜,为他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卸下戎装的冷昌霖扎根电力一线24年,足迹踏遍1万多公里输电、配电线路,以初心筑匠心,长期从事超高压带电作业,从一名只有高中学历的普通线路工,成长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带电作业专家,多次荣获省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生产标兵等荣誉。一直以来,他用心打造的和谐、朝气、创新的精英团队,多次实现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带电作业史上的新突破。 徒弟眼中他是有责任感的师傅 “带电作业很特殊,一年四季顶寒暑,配网建设要靠它,促进发展功劳大……”带电作业最直观的表象是带电人员身着黄色的绝缘服站在绝缘兜臂车上操作的场景,但场景幕后人员的现场查勘、方案编制、绝缘工器具采用等准备工作有多人看见?可谓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 现今,带电班共有13名班员,其中多半都是冷昌霖“教”出来的,现如今都成长为班组管理人员及骨干分子。蒲武,冷昌霖的二徒弟,绵阳供电公司首届职工技术比武获110千伏输电线路首席技术能手称号,2017年度优秀员工。 蒲武接受采访时很腼腆,不知道怎么组织语言来描述师傅,思考半天,他概括师傅依然保留着退伍军人的本色,对工作重落实,传帮带“手把手”。 带电班负责绵阳市3区4县10千伏配网带电工作,平时工作强度饱和,一旦遇到较多的抢修任务,加班加点也是常事。 蒲武回忆,2008年5月地震后的一个傍晚,带电班临危受命对救助点新增变压器临时搭接,自己负责一个医疗救助点供电现场查勘,由于经验不足,查勘中没有预想作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待带电车到达却发现停车位置不足,导致斗臂距离很远,无法作业。救助点用电搭接是紧急任务,时间就意味着生命,若不能按时送电,后果是严重的。 焦急且害怕的蒲武马上给师傅打电话寻求解决方案,15分钟后,师傅急匆匆从另外一个现场赶过来,并没有训示任何人,径直来到路边研究分析现场环境,立即与市城建部门联系,征得同意后立即对路旁拦车桩进行拆除,然后亲自指挥作业人员进行了作业,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任务。 收工回到班组已是深夜,仍在加班审核第二天工作方案的师傅把蒲武叫到办公室,依然没有批评,而是耐心给蒲武讲解了现场查勘的重要性以及现场周围的环境对作业的重要性。 采访中蒲武说:“当时聆听讲解时,看着师傅为工作熬红的双眼,深深的黑眼圈,那时心里不由得暗下决心,以后无论各项工作一定要认认真真干,让师傅省心。” 他是发明创新达人 在高压线路带电检修工作期间,冷昌霖组织或参与各类带电作业上万次,始终保持着无事故、无违章的安全生产记录。自担任带电班班长职务来,他不断学习积累,练就一身过硬本领,多次在绵阳公司、省公司乃至全国多省市带电作业技能竞赛活动中获取优异成绩。 “成绩代表的是过去,我常思考的是工作简单、人安全。如何通过创新工器具让带电作业省时省力,来降低劳动强度,节约班员作业的体力,进一步保证班员的安全。”这是采访冷昌霖时,他说的最多的观点。 “学如行舟、不进则退。”想要创新,自然离不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为了把专业技术学好学精,冷昌霖抓住一切机会,利用一切时间从书本上“充电”。这些年看过的专业书籍,都磨得破破烂烂。书上面画满标识,有三角形,有钩,有圆圈,一些重要内容,还要一字不差抄下来。日常工作中,冷昌霖总会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遇见任何技术难题,都会及时记录下来,再虚心向师傅们请教。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小本子上的记录越来越多,那些曾经的难题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他宝贵的成长经验。 冷昌霖身材魁梧来至于当年部队的刻苦训练,工作创新来源于军人执着的毅力。基于“班员安全”的观点,冷昌霖在工作中善于总结,坚持思考,舍得费心去查阅资料,研究“新发明”的材质、形质,愿意亲手设计图纸、修改、论证受力情况、耐久度及美观度。 他将知识与实践结合,探索钻研,大胆革新,开创了绵阳带电作业新的历史。2000年发明朝天滑车法带电更换110-220千伏耐张绝缘子串在2012年220kV输电线路比武中使用该方法,耗时不到其他参赛队伍的50%,赢得现场的观摩嘉宾和评审满堂喝彩。2007年底绵阳农村电网配电台区大规模改造施工中,引进绝缘平台取代了绝缘硬梯进行作业,在改造施工中取得极好效果,开创了平台作业法在全省的先河,得到了省公司高度表扬。2014年参与了高空防坠落装置的研究,该项目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纳入实用新型专利。从源头上解决了攀爬过程中的高处坠落隐患。随后省公司对该项目进行了重点推广。 2016年以来,他带领团队先后完成创新成果15项,其中,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8项,“全绝缘快装脚手架”获得2018年度四川省电力公司创新成果二等奖,“带负荷更换跌落式熔断器旁路引流装置”获得四川省电力公司创新成果一等奖,并被推荐至国家电网公司参与成果竞赛。凭着一股敢打敢拼,勇挑重任的干劲,反复地钻研、改良、创新,把绵阳带电作业技术推向新的领域和高度。 行之有效的“冷式”班组管理 任何一个班组都有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习惯,这种传统性格与习惯是由班组长的性格和习惯决定的。 关怀员工,让员工有归属感。带电作业再特殊,再有风险,最终还是要班员去完成,班员的思想动态又关系到作业安全。冷昌霖深知这个道理,他常与班员交流,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上,尽力解决班员后顾之忧,卸下班员思想包袱;带电班员常到各区县开展作业,冷昌霖在工作布置和调整中统筹调度班员出外工作时间,把工作效率和安全充分结合;在现场工作中,根据班员各自能力安排工作量,逐渐提升年轻班员的工作经验和工作强度。 执行力到点到位。10千伏带电作业相间距离小,环境复杂,无论现场查勘、方案编制、现场作业等都要求班员讲执行,统一步调、统一行动,实现团队协作的良好习惯。 在冷昌霖带领下,2018年至2019年7月中旬,带电作业中心开展各类不停电作业共计2647次,10千伏配网带电作业2610次,110千伏~220千伏输电带电作业37次,减少停电时户数86535.8时.户,多供电达326.91万千瓦时。(刘洋铭) 信息来源:国网绵阳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