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国网泸州供电公司多个专业部门人员来到古蔺县二郎镇鱼塘村7组老旧配电台区,专题查勘这里的农网现状,为尽快实施农网改造收集资料。 1935年初,红军长征途中,三次转战古蔺县境内,时间长达54天,并在古蔺境内两次渡过赤水河。为讴歌红军四渡赤水的伟大胜利而设立的太平渡纪念碑,就位于古蔺县太平镇,系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服务红色老区,成为泸州公司持续推进的“主旋律”。 服务更精准 6月25日,古蔺县丹桂镇香元村的养鸡专业户张中华手机收到来自泸州供电公司的计划检修停电提前告知短信。 “这个信息太及时了!”张中华一边赞叹一边立马开启粉碎机,提前备足第二天的鸡饲料。当天,同一线路上的4371户客户都收到了这条停电信息。停电告知点对点,让山区百姓享受到精准服务。 7月13日,泸州公司营销人员上门走访中国名酒——古蔺郎酒厂,实地了解当前用电需求,并超前服务客户电力需求,为郎酒厂即将建设的5个负荷中心各配电点提供科学、规范、合理、智能化的规划服务。 用电更优质 2011年和2015年,泸州供电公司分两批次在古蔺县接收20个乡镇的小水电供区。电力设施老旧,安全隐患大,电能质量差,是接收后最现实的问题。 为使老百姓用好电,助力脱贫奔小康,泸州公司稳步推进接收区域农网改造。2015-2018年,在古蔺县就投入改造资金59545万元。仅在二郎镇,就对刚接收不久的原地方小水电供电区域的6个村进行了农网改造,并全面排查、建立台账、逐步消除原老旧电网遗留的安全隐患。 “农网改造,我们老百姓欢迎得很!”二郎镇鱼塘村7组村民赵大亮高兴地说。 得益于古蔺县农网改造的逐步推进,农村群众用电得到改善。2015-2018年,古蔺县年平均用电负荷增长率达10.89%,电量年均增长17%。 保电更贴心 古蔺县太平镇,是红军四渡赤水转战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家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至今完好保留着红军机要处等87外红色文化遗址。面对暑期红色旅游增长趋势,7月初,泸州供电公司提早对太平古镇的民居、旅社、餐饮场所开展电气火灾隐患排查,开展用电安全上门宣传,当好用电安全“守护神”。 7月6日,赤水河生态杨梅节在古蔺县茅溪镇开幕,四川泸州以及贵州仁怀、遵义等地游客纷纷汇聚。期间,泸州供电公司重点组织水口供电所精干力量担纲保电重任,提前半个月就对各会场进行查勘,制定出最合理的电源布置方案,开展电源搭接、配电线路安装、线路隐患查找排除等。保电持续半月,四方游客安心品尝甜美杨梅,尽享瀑布、灯光秀等自然、人文景观。(张跃) 信息来源:国网泸州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