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钢铁侠” 报告人:马元江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马元江,现任国网四川映秀湾电厂安全总监、安全监察部主任。我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最后的幸存者,被废墟掩埋179个小时成功获救,因左前臂缺血性坏死而截肢,安装上了金属假肢。地震后,女儿给我取了个新名字——“钢铁侠”。 11年前的那场地震中,我被埋在映电办公大楼废墟下。179个小时炼狱煎熬,滴水未进,让我好多次陷入幻觉,死亡,距离我只有1毫米。最终,因为强烈的求生意志、良好的身体素质,因为废墟里幸存同事的加油鼓励;因为废墟之上与死神赛跑的生死营救,我获救了。在重庆新桥医院的全力救治下,整整203天,大大小小36次手术,我的身体得以最大限度的修复,重获新生时,我默默对自己说:身残志不能残,既然老天让我活下来,我一定要让重生的生命活得更有价值! 出院后,我谢绝了领导安排我到后勤工作的好意,劝慰了妻子和亲人,坚决要求重返一线。大山深处曾经熟悉的地下厂房,毁灭性的破坏让我震惊,想到从此天人永隔的兄弟姐妹们,让我禁不住潸然泪下。我知道:尽快恢复发电,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 2009年至2012年7月,对我,对映电人,都是一段极其严峻的艰难岁月。2010年8月13日,特大山洪泥石流爆发,即将全面恢复的电厂再次遭受重创。山洪泥石流倒灌,三站厂房全部被淹,之前所有恢复发电的机组全部停机。看到当时的景象,有同事哭出了声。但支撑着所有人坚持下来的,是省公司决策层的一句话:“如果映电被损毁100次,那我们就重建101次”。 2009年9月,我从工作了9年的发电部调任生产技术部副主任,分管计划管理。在两次受损、两度重建的艰苦攻坚中,边基建、边生产,边恢复、边发电,工作面多、工程量大、工期短、技术难题众多,条件恶劣、困难重重。面对基建工程资金量庞大、管理经验欠缺及制度不健全的局面,我主动思考,和同事梳理出问题清单100余项,建立总厂评审专家库,牵头制订工程非招标采购管理标准等21个项目管理制度、方案。我带领团队统筹策划、科学管控,围绕“安全、质量、工程、廉洁”,依法合规办理各类合同1034个。4年里,“白加黑”、“5+2”是工作常态。2012年7月,映电二次涅槃式重建取得全面胜利。当发电机再次发出轰鸣时,我再次深深领悟到了“重生”的意义:身体和厂房可以遭遇一次次打击,但精神力量终将支撑着我们顽强挺立。 2012年9月,我从生技部调任修造部党支部书记。地震中,修造部56名职工遇难人数几乎过半,车间设备损毁殆尽,士气低落、人才断档、新进员工尚需成长……全新的专业跨行让我忐忑,但“生死威胁都挺过来了,这些小困难不算什么。”我把技术管理优势与党建工作相结合,重新思考修造的专业定位和未来发展思路,通过狠抓支部新闻宣传、做好“修造起跑线”等系列主题宣传策划,重塑修造新形象;通过凝练“丝道雕凿、工匠修造”的理念,大力倡导“工匠”精神;通过开展精益生产管理研究课题,全面提升备品修复加工质量;推动建立特殊工种人才激励办法,培养选拔技术新兵。在我的积极倡导下,修造部成立数控加工小组,攻克顶盖底环同镗加工等技术难关,连续两年获得川省公司优秀QC成果一等奖,每台机组每年可节约检修维护成本约12.93万元。2016年,5位老师傅退休前夕,支部精心制作“工匠纪念相册”并在退休座谈会上隆重相赠。那一天,总厂领导、全体修造员工参加了会议,老师傅们流着眼泪翻看相册,一名年轻员工激动地对我说,马书记,一想到我的工作也有可能会被点滴记录、被记在大家心里,我一定要好好工作!2017年,修造支部被授予“国网公司电网先锋党支部”荣誉称号,总厂唯一以职工名字命名的“韩丽娜职工创新工作室”获省公司授牌。我本人也先后获得省公司“2015~2016年遵章守纪好员工”、“2017~2018年度勤廉兼优好干部”、2018年首届“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 我常想,能活着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就是我最大的福气。虽说很多时候,我要经受常人想象不到的痛苦。编辑一篇文稿,我要花费很多时间。使用假肢时间长了,残肢肌肉会痉挛,假肢不听使唤,必须脱下休息再戴。夏天,残肢出汗造成假肢滑脱,需要及时装回;冬天,残肢受凉受冻后会非常痛,需要揉搓按摩,假肢穿脱又十分麻烦。最让我痛苦的是,一些需要双手握住才能完成的动作,我却无法完成。每次,女儿见我反复锻炼假肢打字、抓握的时候,都会叫我“钢铁侠”,一叫就是11年。而在我的身上,同时又承载着太多的关爱和期望,为了这一切,我唯有更加努力、积极地活着——努力工作,热爱并融入每一个岗位;珍爱家人,因为少有陪伴而留恋每一刻相聚时光;投身公益,竭尽所能传递真诚和善意;坚持运动,在健身、游泳和奔跑中活出更加健康的状态。2016—2017年我连续2年完成成都“双遗”马拉松23公里的半程比赛。 对我来说,生命延续的意义,在于一颗感恩的心。 我喜欢奔跑的感觉。现在,我15岁的女儿开始和我一起跑马拉松。我要和她一起,在一次次突破极限的挑战中,抵达生命中未知的精彩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