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壮年不惑,1.72米个儿,身材敦实,脑门光亮,幽默风趣,同事们叫他“光头强”;他,行事风火,干事叫真,为人耿直,同事们又叫他“急先锋”;他,当过兵,打过工,有军人的担当、执着和果敢。他就是国网巴中市恩阳供电公司雪山供电所的优秀共产党员、内勤班班长佘张兵。 佘张兵所在供电所,先后获得中国金牌最美供电所、国家电网公司五星级乡镇供电所及先进班组、四川省电力公司先进班组、图数治理乡镇五星级供电所。 “技艺不精,我急!” 佘张兵,1999年12月部队转业,最先分配到当时的巴州电力公司的渔溪供电所,本年后停薪留职,在昆明打拼了11年,娶了春城姑娘,入职外资企业,事业风生水起,2011年服从公司召唤,毅然携妻儿回到家乡,回到工作岗位。 “外面再好,心里总是空荡荡的、在家乡工作很踏实。”佘张兵回忆说。 佘张兵2012年11月调到雪山供电所,从事驾驶员工作,可以说,那时他对电力行业的其他工作真是个一窍不通的门外汉,他是个闲不住的人,看到同事们拿起工器具能作业,打开电脑能办公,煞是羡慕,所领导见他脑瓜子灵透,又有责任心,就让他干起了运检工作。 运维管理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活儿,佘张兵像着了魔似的,白天跟着同事跑现场,晚上加班加点,对照运检规程琢磨体验。 他铆足了劲,花了一年多时间,参加了所里大大小小的运检作业100余次。遇到不懂的业务问题,他就虚心向老师傅请教,光学习笔记和心得就记满五本,扎实的专业知识,为他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优异的工作成绩让他很快成了运检班组长,2015年获得“巴中市青年优质服务示范岗”和公司“优秀班组长”称号。 2016年3月,佘张兵干起了供电所内勤管理工作,到岗不到3个月,他的师傅、内勤班长工作调离了,担子压在了他的肩上。他认定只有勤学苦练,才能担当此责,在一些系统的应用和操作中,遇到了不少的拦路虎,每到这时,他不是找资料,就是电话求救公司系统这方面的专家,他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最终越过这个坎儿。 “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一个专业的行家里手,佘张兵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雪山所副所长卢国如是说。 “工作不力,我急!” “加强内勤管理,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争创荣誉!”这是佘张兵的职责,也是他的党员履职承诺! 爱抬杠、爱面子、爱出汗,佘张兵的“三爱”,是因“工作开展不力”急出来的。 供电所管理转型后,内勤班工作千头万绪,如何当好所领导的“内助贤”?佘张兵用行动作了回答。 2015年10月,在农电转型攻坚期,佘张兵主动出谋献策,提出了“集中管理、统一派工、绩效工分制”工作思路,他参与了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的起草工作。 “雪山供电所勇立改革潮头,成为最美金牌供电所,我能成为‘那山,那人,那面旗’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我是幸运和自豪的,这是我一生的荣耀!”佘张兵眼里闪着泪光。 2016年的11月27日,周日,一大早佘张兵从城里赶到供电所加班,处理当月的抄表数据。 出门时,妻子李琴嫣又发牢骚“你周周加班,又不是卖给了单位,没有别人吗?” “每月的抄表、审核、电费电量发行必须百分之百的准确,不容出半点差错,不加班咋行呀。”面对妻子的抱怨,佘张兵没有多说。 整整上午,坐在电脑前没有移动一下脚步,十二点了,他突然眼前一片雪花,头晕的抬不起,他心想是不是用眼过度,扶着墙回到宿舍躺在床上休息一会。 “叮当、叮当--------”食堂的铜铃声响起,饭都开吃了却没有见到佘张兵的身影,同事何攀来到宿舍门口叫了几声“佘哥、佘哥吃饭啦”屋内却没有动静,急忙推开门,发现他在床上不省人事,上前推了几下却剧烈的呕吐起来,何攀连忙叫几个同事一起把他抬上了抢修车,送到雪山镇医院。 近一个多小时的检查,没有查出病因,躺在病床上的他确不能有一点触碰,不然就呕吐不止,叫着“快扶我,要摔、要摔”好奇怪的病症,医院建议转市医院检查。 外勤班长张本亮赶紧给他妻子李琴嫣打电话,告诉她佘张兵晕倒了,电话的另一头却传来不信的笑声“哈哈,你在逗我,他那国防身体好着呐!” 张本亮只好打开视频,她立马慌了神,张本亮急忙告诉以叫救护车马上转市医院,在市医院等就行。后经全方位的检查,由于长时间伏案电脑,颈椎2至6节后突压迫神经、耳朵前庭移位,引起头晕、呕吐和失去人体平衡感无法动弹,20天的治疗才回到工作岗位,但落下了颈椎病的后遗症。 妻子说他家懒外头勤,回到家就瘫在沙发上叫累,可用户、单位的电话一响,立马精神头;需要马上处理的问题,只听见“单位有事要我去处理----”就不见了身影。 为此他妻子抱怨“早知如此,宁愿当他的用户,也不愿当他的老婆”。 “客户有求,我急!” “王志、杨晓东、杨光军,你三人到上八庙白鹤村1社,处理倒在低压线上的树竹!” “李静、张勇,你二人到义兴2村2社王正刚家、11村2社李吉远家处理断电故障!” “我和陈新宇,处理白鹤村5社、双山村一社四户村民的无电保修!” “三个小组马上出发!” 6月21日早上7时26分,佘张兵下达三个派工单后,带上安全帽穿上雨靴、提上工具箱,驾驶抢险车,一溜烟儿地消失在密匝匝的雨幕中—— 6月20日深夜,雷鸣电闪,巴中普降暴雨,雪山片区电网多处受损,抢修电话不断。 佘张兵及他的团队,把停电当命令,急客户所急! 6月21日凌晨两点半许,距雪山镇8公里的四合村杀猪场老板黎必同打来电话:“突然莫电了,我们正在生产呀!” 接了电话,佘张兵翻身起床,叫上几个同事,驾上抢险车,在大雨中直奔杀猪场。 原来是大风把杀猪场专变的令克刮落了,佘张兵和同事,做好安全措施,熟练地完成了复电操作。 黎必同紧握佘张兵的手:“这么大的雨,这么远的路,一个多小时就恢复生产,你们真是了不起呀!” 21日这天,从凌晨2点半到晚上20点,佘张兵这组共完成13个报修工单。 为了复电,为了客户的好口碑,这一天佘张兵和他们同事连续工作了18个小时。佘张兵说,职责所在,再苦再累,也得扛起呀! 奉献是党员的底色,佘张兵始终没有忘记这一点,近年来,佘张兵作为一位“红星志愿者”,义务照顾义兴镇桑林村5社80多岁的白会珍老人,定期为该老人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帮助老人收拾家务。 记得有一次,佘张兵和同事杨洪在义兴桑林村下乡时,路遇车祸,一个16岁少年受重伤,他利用急救知识处置并无偿送至雪山中心医院。 在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浪潮中,佘张兵又开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营配系统和大数据超前服务、更精准地跟踪客户诉求、更快速地解决供电服务问题。“这辈子就做一件事——让客户满意。客户满意,我的工作就有意义。”佘张兵说。(伏顺德) 信息来源:国网巴中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