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跟着老饶跑现场

发布日期: 2019-07-04

 

  老饶名叫饶德军,是一名从事配电线路工作的老师傅,今年51岁,有着30多年工龄。今年3月,他被国网达州供电公司抽调到凉山片区“三区两州”电网项目援建会东配电网工程施工建设。6月28日,笔者同老饶一道前往施工现场,见证了他在“三区两州”电网项目建设工作的一天。

  早上7时30分,老饶和施工项目部经理吕文波准时从位于会东县郊的项目部上车出发,当天要去的地方是松坪镇,该镇与云南巧江县只隔着一条金沙江。头天接到片区施工队负责人的诉苦电话,松坪镇老村子村三组有几户村民家在半山腰,五根10千伏电杆难以运达现场,并戏称如果能有飞机吊电杆就省事了。老饶当天要解决的就是这五根电杆的事情。

title

  从位于会东县效的施工项目部出发,沿310省道一路前行,道路两旁除了满目青绿的烟叶外,不时见到堆满的电杆,以及在路上赶运电杆的大货车。从会东到松坪镇项目所在地,导航距离显示只有120余千米,项目部指挥车一直穿行在高山峡谷、崇山峻岭之中,经历了两次严重堵车后,到达目的地已是中午了。

  在松坪镇老村子村三组,施工队的负责人已早早等候在那里,一见到项目部的老饶,就开始忙不迭地诉苦:“山高路陡,步行到现场一趟就要一个多小时。电杆根本无法运输,有路的地方又离施工现场太远,电杆运达到现场成本太高。”

  施工队的问题摆出来了,等着项目部给解决方案。经验丰富的老饶在现场东走走、西看看。不到半小时,他找到一处山势相对平缓的地方,随即叫来施工队负责人,建议打施工泂,将电杆固定在滑车上,下面再用绞磨牵引,通过上放下牵,将电杆运到施工现场。老饶的一番现场讲述让施工队负责人心服口服。

  “施工队也不是没想到这种施工方案,只是嫌麻烦。”老饶说,大凉山山势跟大巴山略同,从公路到老村子村三组也就不到两千米的距离,只是山陡路窄,施工难度的确大。最近这段时间,项目部15个施工队都在抓紧运杆立杆,叫苦的也不少,不过都能得到及时解决。

  结束老村子村的协调已是下午2点了,大家才开始到松坪镇找午饭吃。饭后又驱车来到铅锌镇的围墙村,解决线路走廊问题。“以前设计好的线路走廊,现在被村民修了房子。线从何处走,杆在何处立……”老百姓修好的房子不可能搬迁,又一个问题摆在大家面前。老饶、吕文波与等在现场的设计人员、施工队伍还有属地供电所负责人一起商议方案,重新规划线路走向,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回来的路上,老饶说:“农网工程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协调,与村、组、百姓都要打交道,要千方百计争取大家的支持,只有前期协调到位,后面的施工就很顺利。”回到项目部已是晚上7点30分,这就是达电人在“三区两州”凉山会东工作的一天。

  吕文波介绍,达州供电公司援建的凉山会东县配电网工程目前已全面完成分坑复测,各施工队伍正加紧基坑开挖、转运电杆及开展组立,随着电杆的组立,金具安装、架线等工作也将陆续展开。在项目实施中由于加大属地协调、物资跟进及安全管控等工作力度,各项工作正按预期计划安全有序推进。(王鸿基)

  信息来源:国网达州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