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哥”——这是大家平日对他的称呼。 “唐师傅”——这是公司员工对他专业度的认可。 “唐老师”——这是医生对他的一份尊敬。 今年57岁的唐建华是国网盐边县供电公司输电线路班班长,他一张憨厚慈祥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他经历攀枝花公司从子公司改为分公司,到控股再到全资,对于70后的一代员工,他是见证公司一路走过电力改革的“老资历”了。 抬脚爬山用双腿“量”晴雨 盐边县是攀枝花市的农业大县,地形复杂,山地为主。输电线路在防雷综合整治、线路通道清理、通道清理协调、线路正常巡视、雨雪天气特殊巡视、故障巡视、防火患线路巡视、电网补强工作都需要徒步。输电线路都是高电压等级,大多架设在县里崇山峻岭之间,或深山的灌木丛林里。每一基铁塔之间互相间距又较大,基本是从这座山翻越至那座山,中间还需跨越悬崖深沟,峡谷地带等。 “输电线路无论是哪种现场工作,绝大部分情况路都无法通车,‘抬脚就爬山’。杆塔巡视往往从这基杆塔走到那基杆塔,一个来回就得花费三、四个小时。”唐建华说道。为了不遗漏一基杆塔、不落下每一档线路,保障输电线路或线路设备不带缺陷运行,唐建华经常不顾自己的风湿疼痛,主动申请带队工作。公司领导心疼他年纪大,又有关节疼的毛病,就会劝他尽量不去一线。唐建华却一拍胸脯:“这些线路杆塔,我不用数都清楚它有多少根,闭着眼睛我都能知道它的位置在哪儿……线路杆塔从哪个山坡上去、下来我全都一清二楚。倘若换个对线路杆塔路不熟悉的,不但可能会走冤枉路,而且会浪费较多时间,增加工作的危险性。” 输电线路班的“战友”们回忆:一次出去巡检时,爬山到了半路,唐建华就感觉自己的关节胀鼓鼓的,开玩笑说道会不会下太阳雨。大家明白这是他的“老毛病”又犯了,就劝他原路返回休息,可怎么也劝不动他,走了一段,看着他紧蹙眉头非常吃力,大家就商量说休息一会再赶路。然而,唐建华说什么也要继续坚持赶路,还说要趁没下雨多干点活,时间一旦耽误线路设备带病运行,极不安全……那一天雨真的下了,回家的时候,每个人连腰带都湿透了,但也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少时艰辛视公益为己任 “力所能及地为社会,为身处水深火热的人们做点帮助是我生命的全部意义!”在唐建华的生命力,公益是他放不下的另一件事情。唐建华的童年时代条件艰苦,正因为经历过那些日子,帮助身边有需要的人就成了他的信条。 唐建华家有一个小邻居,由于去年小女孩的奶奶和爸爸相继去世,家里只剩做清洁工的妈妈通过偶尔拣些废品卖掉补贴家用。 他常说,他们家有一个小邻居,是外地人,前几年疼爱她的奶奶和爸爸相继过世,家里只剩做清洁工偶尔捡些废品的妈妈。由于来自外地,在本地就再无其它亲戚,母女俩日子过得很孤苦。 为了帮助她们,唐建华每看到一个丢弃的矿泉水空瓶或废纸总会弯腰捡起,折叠捆好拿回去,当看见小女孩在卖废品的时候,他就会从家里拿出一袋袋装好的矿泉水空瓶和捆好的废纸帮小女孩放在称上。偶尔,他也会塞一些零用钱给小女孩,叫她拿回去帮助她母亲填补家用。每逢过节时,他更会给小女孩买一些新衣服和玩具,于是小女孩总是亲切地叫他“唐伯伯”。 唐建华献血,数年如一日。坚持献血如同坚持一份理想,虽然唐建华血压偏高,但始终坚持锻炼,让自己的血更“合格”。 2018年的一天,唐建华一早就排队献血去了,轮到他献血时,医院的工作人员一量血压,随后给他做了简单的检查后,把他扶到一边严肃地说:“唐老师,你有高血压,又有低血脂,你不能再献血了!”“这不影响吧?!”唐建华一听认真起来。“这种情况下还献血,会影响生命危险的!”献血处的医护人员说道。 在担心唐建华知道自己身体状况后可能会出现的心理情况,献血处的医护人员立即联系了国网盐边县供电公司,希望同事可以开导他,做下他的思想工作。谁知唐建华如没事人一般,照样每天乐呵呵地上下班,他反而安慰担心他身体健康的人说:“人吃五谷杂粮嘛哪有不生病的,生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病就被吓趴了!”但是唐建华却积极锻炼身体,用最好的状态去迎接工作和家人。 “我感恩生命里的每一段经历,它让人成长和蜕变,它让走在人生的旅途中的我,懂得了珍惜和坚持。”这就是唐建华,一名普通的电力员工,用自己的心书写着生命的精彩。(尹迪 陈远会) 信息来源: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