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记者现场报道陈凌,国网四川电力(宜宾)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四川宜宾长宁“6.17”地震发生后,陈凌带领3名服务队队员,在1小时内完成集结,于6月18日零时45分抵达震中长宁县双河镇,在双河镇卫生院、双河集中安置点,点亮了震后第一盏灯。 陈凌快速开启应急充电方舱,设立便民服务充电站,为灾区人民点亮“心灯”,助大家脱离恐惧,给家人喜报平安。 截至6月21日12时,在此次抗震救灾抢险中,陈凌为灾区群众安装应急照明灯6台,设置应急便民充电点两处,完成近9000多部手机充电,带领党员服务队为200多顶救灾帐篷搭设照明线路。 坐下来就休息 6月17日22时55分地震发生后,18日时45分,在幸运地躲过滚石后,陈凌和队友抵达灾区第一站:长宁县双河镇卫生院。 漆黑的深夜,在手电筒和手机光的集聚下,卫生院医生正在紧急营救伤员。时间就是生命,陈凌立即启用大型应急发电车,凌晨1时许,卫生院亮起了第一盏应急照明灯。“伤员有希望了”,医生含着泪对陈凌说。 凌晨2时,陈凌和队友点亮了双河中学受灾群众安置点的第一盏灯。 凌晨5时,安置点里,应急充电方舱启用,来充电的群众络绎不绝。“谢谢你小兄弟,地震后我就紧急出任务,一直想给家人报平安,可电话没电了,这下好了。”一位民兵从陈凌手中接过充好电的手机。 “爸爸,我平安,放心放心”“妈妈,我好好的,不要担心”------陈凌及队友在充电方舱的坚守,让灾区群众的恐惧渐渐消散。 18日傍晚,双河镇桂花村六组,电终于抢通了,一群小朋友跟在可亲的陈凌后面。“电来了,你们高兴不?”“不高兴。”“为什么呢?”“因为不好玩。”虽然手机电量已经快预警,陈凌还是点出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动画片“奥特曼”,明亮的灯光下,粘着泥污的小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看到孩子的笑脸,陈凌想到了说爸爸是骗子的10岁女儿,女儿天天打电话问他好久能回家,他每次都说快了,快了,但总是没有回去。 在深夜巡查的时候,陈凌发现一个帐篷里私自接插座,细问得知是产妇任丽为出生不久的婴儿暖奶瓶。虽然制度要严格遵守,但陈凌说:“我拿到充电方舱里热了再给你们送回来,以后这事我包了”。 眼里充满血丝的陈凌,这三天三夜里,没睡过一个正式的觉,就是能打伸睡上哪怕两小时的那种,“能够坐下来,抽空眯下,就是休息了。”实在熬不住时,陈凌就闻下妻子一直放在他包里的醒神膏,起身再出发。 不怕慢就怕站 即使已很疲惫,但身姿始终笔挺,细问才知陈凌是退伍军人,2003年从新疆转业到国网宜宾供电公司,在变电检修班一干就是15年。 “不怕慢,只怕站”,这是陈凌退伍后,面对全新领域对自己的鞭策。从普通班员到班长,只用了4年,电力专业的门外汉成长为一线技术骨干。 “血战钢锯岭”的电影一直在陈凌心中回荡,他说,供电公司与部队作风有些相似,电力检修要对冷冰冰的电力设备了如指掌,像医生手到病除;党员服务队面对客户时,只有更用心地付出,才能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2018年夏季,在成贵高铁宜宾段线路搭接的关键时刻,通告了停电,却不料遭遇雷暴雨天气,被迫延长了停电时间。有些客户不理解,话语中许多埋怨甚至辱骂,陈凌和队员们耐心解释,并带客户到抢修现场。 傍晚21时,抢修队员全身湿透还在紧张工作,晚饭也还没吃。此情此景,客户感动了,握着陈凌的手说:“对不起,我们误会了”。 谢谢你我愿意 “谢谢你,我愿意”,是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在2016年参加“我要上春晚”的一个歌舞节目,陈凌是参演演员之一。36岁帅气的陈凌不仅全力以赴地走在检修路上、抢险路上,还闪耀在绚丽的舞台上。 陈凌在部队就是文艺专业,但退伍到单位,他从没对任何人提起,专心学习业务,干好本职工作。还是一次队长在翻看照片时,偶然发现他还有如此特长。 “陈凌平时很低调,但是当音乐响起的时候,他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光,一个双飞燕亮相,然后一串大跳加侧空翻,辗转腾挪,简直专业啊”。国网宜宾供电公司舞蹈协会秘书长李亚敏说,单位里所有的大型文艺表演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谢谢你,我愿意”,一路走来,无论是检修班长,还是党员服务队队长,陈凌说,这句话就是他的心声。努力,感恩,陈凌全力以赴,一路向前。(王燕 王鷞 高雪梅/文 曹静刚/图) 信息来源:国网四川综合服务中心媒体业务部 四川科锐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传媒中心 国网宜宾供电公司